转载 : 当今大马
五一国际劳动节亦称“五一节”,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伟大节日。
过去很多工人运动领袖和干部,因主办五一劳动节纪念活动以及领导工人阶级勇敢提出诉求而遭遇政府援引《内安法令》加以拘捕、扣留,甚至长期监禁。五一国际劳动节能够成为我国劳动者的伟大节日和公共假期,无疑是先辈们付出无数心血和重大牺牲而取得的斗争成果。
为 此,纪念这个伟大节日,不仅要让所有的劳动者缅怀和学习先辈们为争取改善待遇和生活权利而奋斗和牺牲的团结战斗精神,也是在启示和教育劳动阶级时时准备应 付来自统治者和雇主们的剥削和压迫,并将劳动人民尤其是工人阶级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进行到底,为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民主社会而奋斗。
“茅草行动”后吉隆坡街头再现群众示威
自 政府1987年采取镇压性的“茅草行动”之后,除了少数具有进步倾向的组织或单位能够举办零星的五一纪念会之外,还有一些前劳工党人也不忘分别在马来半岛 一些地区举办五一聚餐会。在众多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公开活动当中,要数由“五一委员会”(Jawatankuasa May Satu)举办的纪念活动立场最鲜明,形象最突出。该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自1994年起就坚持每年以集会或游行方式纪念国际劳动节,并通过发表《五一宣 言》提出国内劳动人民的诉求。“五一委员会”希望通过这个特殊的节日,重新唤醒我国劳动人民的斗争精神。
1994年5月1日,大约3000名以印裔园丘工人和马来裔城市开拓者(前称“非法屋居民”)为主的低下阶层人民,在吉隆坡独立广场举行了规模盛大的示威。这次集会突破了自1987年茅草行动逮捕了106党团活跃人士以来的白色恐怖,人民重新通过街头大集会方式提出诉求。
1994年3个草根组织联办五一集会
举办这次的五一集会的愿望,首先是由成立不过两年,由20个年约25至27岁的知识青年组成的“社区发 展中心”向其他以印度人为主的园丘工人团体:为人民服务团(People Service Organization,简称PSO)以及工人之友(Tholilar Tholar简称TT)提出。这个“社区发展中心”是由几名来自马来西亚国民大学(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缩称UKM)的毕业生于1992年成立的,其成员以印度人为主。他们非常关心并积极参与园丘工人的斗争,主要活跃于雪兰莪乌鲁冷岳 (Ulu Langat)一带。他们的这项举办五一集会的建议不但得不到当时所谓“有代表性的园丘(工人)团体”的赞许和支持,反而还被那些所谓“经验丰富的园丘 (工人)领袖”奚落和嘲笑,说什么“这是一种幻想或冒险主义”。
尽管受尽嘲讽,这群勇敢热情的年轻男女没有因此 而却步。在长期合作的园丘(工人)团体拒绝了“社区发展中心”提出的五一集会的建议后,他们决定寻找另外的同盟组织,共同举办这项集会。他们于是找上了两 位前人民党(Parti Rakyat Malaysia,缩称PRM)活跃分子纳西尔博士(Dr.Nasir Hashim,现任社会主义党主席、雪州哥打白沙罗州议员)和西尔文(V.Selvam)。两人听了“社区发展中心”成员的提议后,很快就答应给予协助, 并承诺将促使“城市开拓者支援委员会”一同参与联办这项集会。“城市开拓者支援委员会”自1993年起,由纳西尔博士和西尔文所领导,活跃于雪隆一带地 区,积极参与以马来人为主的城市开拓者所展开的捍卫住屋与土地权利的斗争。
后来,他们又风尘仆仆的赶往霹雳州怡 保会见另一个草根组织“阿莱卡”(ALAIGAL)。“阿莱卡”是由几名来自马来亚大学(Universiti Malaya,缩称UM)的毕业生于1979年成立的。它和“社区发展中心”一样,是一个以印度人为主,参与园丘工人斗争的团体,主要活跃于霹雳州和丰、 怡保等地。“阿莱卡”(ALAIGAL)即是淡米尔语“永不停息的斗争”之义。这项努力也没有白费,经过一番争取,“阿莱卡”最终决定参与联办这次的五一 集会。
就这样,1994年5月1日早上十点,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聚集在吉隆坡独立广场(Dataran Merdeka),开始了“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纵使警方多次尝试阻扰,这项和平集会依然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半的示威活动,然后再由主办者宣布活动 胜利结束。这次集会成功举行,大大鼓舞了参与联办的单位和出席的群众。之后这项五一纪念活动每年都成功举行。这次的活动同时也促成和加强了由雪隆和霹雳地 区多个园丘的工友组成的“园丘工友支援委员会”(Jawatankuasa Sokongan Masyarakat Ladang,缩称JSML)的联合。
1998年正式产生“五一委员会”
经 过了四年,在原来的三个联办单位的努力下,1998年五一纪念活动的联办单位进一步扩大了。这一年的五一纪念活动得到许多非政府组织以及各个主要反对党如 行动党、回教党、人民党通力支持。纪念活动筹委会第一次定名为“1998五一委员会”。“五一委员会”的名称自那年起一直沿用至今,只是每年依据该年年份 更改名称前的年号。
除 了上述3个主要反对党,“1998五一委员会”也获得刚刚诞生的“马来西亚社会主义党”(Parti Sosialis Malaysia,缩称PSM)的支持。这个党于当年“五一”前一日(即1998年4月30日) 向社团注册局提出成立“马来西亚社会主义党”的申请,党徽是在鲜红底色上,一只紧握的白色左拳。(经过10年的漫长斗争,“马来西亚社会主义党”终于于 2008年获得注册,目前拥有一名国会议员和一名雪州州议员。)
2002年的“黑色五一”
2002 年的五一纪念活动,“五一委员会”又一次发挥劳动阶级敢于斗争的精神。自2001年警方援引《内安法令》逮捕10名“烈火莫熄”运动领袖后,首都吉隆坡的 街头游行示威活动沉寂了一段时间。直到2002年5月,“五一委员会”经过多次讨论和严密策划,决定再次挑起突破白色恐怖的重担,举办一项由秋杰路到吉隆 坡双峰塔,共长3公里的游行示威,作为当年纪念五一的活动形式。
“五一委员会”的斗争勇气并没有 被警方的暴力摧毁。他们发动和组织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团体向警方举报了超过50个投诉,要求高阶警员对巴克里滥用武力对付和平示威的人民的激烈举动进行 调查和处分。巴克里后来在民间团体的压力下被调离金马警区到武吉安曼警察总部。但由于在金马警区时表现“出色”,目前已经升为全国刑事调查总监。
“被压迫人民联盟”成为主要推手
2007年新山人民之声、大红花之友参与联办
每年五一纪念活动地点和主题都不同,以下是1994年起,每年举办五一纪念活动的地点和主题:
1994年:吉隆坡独立广场
“城市开拓者和园丘工人争取权利”(Hak Untuk Peneroka Bandar dan Pekerja Ladang)
1995年:吉隆坡首相署
1996年:雪兰莪州武吉拉惹园丘(Ladang Bukit Raja)
1997年:雪兰莪州甘榜朱芭达(Kampung Chupadak)
1998年: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
1999年:雪兰莪州甘榜双溪泥巴(Kampung Sungai Nipah)
2000年:霹雳州沙爹西腊园丘(Ladang Stratasila)
2001年:吉隆坡双峰塔下
2002年:吉隆坡秋吉路游行至双峰塔(中途遭警方拦截)
2003年:吉隆坡独立广场
2004年:槟城州乔治市旧关仔角大草场
2005年:吉隆坡独立广场
2006年:吉隆坡独立广场游行至双峰塔
2007年:柔佛州新山市议会广场
2008年:吉隆坡独立广场游行至尊孔中学
2009年:森美兰州芙蓉
2010年:隆雪华堂停车场
今 年,“五一委员会”计划再次在吉隆坡,从市中心秋杰路游行至独立广场,并在独立广场集会,各行业工人代表发表演讲以及共同宣读今年的五一宣言,作为 2011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形式。而今年的主题定为:“物价高涨,工资何时起?——劳动人民要求最低薪金法令”。这主题充分反映了今年我国劳动人民 面对着百货腾涨,生活压力日愈沉重的现实情况,以及全国各族劳动人民要求提高工资,改善生活的要求。
通 过最低薪金法令、立法保障成立职工会的自由、取消苛捐杂税、停止将水供和保健医疗等基本服务私营化、废除恶法、有保障工作和生活、遏制通膨等议题,都是当 今马来西亚工人阶级所提出的迫切诉求。统治集团和大财团,肯定不会实现人民的这些诉求。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唯有团结起来进行抗争,才能实现此美好的愿 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