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July 2011

除恶法努力不能松懈

文:黄巧琴
转载:当今大马

看到进佳缓缓从远处走来,我哭了……。此刻,我的心中充满了各种情绪,开心兴奋好友终于被释放了,感动人民力量的凝聚,悲愤政府强权的压制。

psm eo6 release pc 290711 banner outside klscah 02社会主义党的党员的手持布条地守候在雪华堂前,唱着斗争歌曲,激动兴奋地高喊口高,时而欢呼,时而鼓掌,大家心中充满了无数的喜悦。是的,我们终于等到这一天,社会主义党6位干部:杰亚古玛、莎拉丝、朱进佳、苏古马兰、乐楚马南及沙拉特巴布终于被释放了!本来就无罪的他们,现在终于可以踏在自己扎实的国土上,一步一步,自由地走来。

这一刻,我们都等了好久,好久,无辜被《紧急法令》扣留的他们,多关一天也是错,也是侵犯人权,但他们竟然被关了长达28天。
突闻获释消息
今天7月29日,我一早决定与老公到雪华堂出席《废恶法,抢救社党六君子》的讲座,以表达我们对此事的关心及对《紧急法令》这项允许无审讯扣留的不人道法律的唾弃及憎恨。

NONE我和友人在下午6点正到达雪华堂,一踏入雪华堂办公室就听到学妹莉思(雪华堂职员)大声地对我们说:“放出来了!”。我们一愣,什么?学妹再强调:“放出来啦!全部放出来啦!”我们顿时会意欢呼。放出来了!放出来了!放出来了!我们的朋友进佳及他的同伴们都被放出来了!此刻我们大家充满喜悦,忙着以手机上网报喜。果然,在面子书上也看到了这项喜讯。
历练让人变帅?
之后我们及学姐彦亭到紫藤茶原用餐。我太开心了,一口气点了好几样菜,还跟服务员说:“全部大份的,呵呵!”仿佛要帮进佳吃回他这段日子所缺的。我们一边用餐,一边聊聊大家的近况,也在等着社党六干部的到来。

klscah vigil for eo6 release 290711 02终于……我们见到进佳了,但他没见到我们。他被群众团团围着,一步一步地朝我们的方向走来。大家都很热情,抢着拥抱他们、与他们握手及合照等。我听到人群中有一女生说:“原来朱进佳那么高那么帅!”哇!我不禁咋舌,可能是气质与历练的确会让人变帅吧?呵呵!

看到进佳那一刹那我又哭了,他还安慰我。我和老公与他握手。我问他你有被虐待吗?他说:“呵呵,没有,我没事!”
废恶法脚步不能停
《废恶法,抢救社党六君子》的讲座变成了他们的分享会。看着这六张熟悉的面孔坐在台上,说他们感激人民的支持,是人民的施压才让他们得以获释。想起进佳在扣留时期见到女友时,他告诉女友不用向他汇报外界的人如何声援他们,他相信我们必定会极力声援他们。
psm eo6 release 290711 jeyakumar speech是的,看到今晚每位出席者,来自各种族,来自各领域,我相信大家都必然在自己的岗位,曾扮演一定的角色,献出自己的力量来迫使暴力政权今日的退让!

这六位斗士,在过去28天里,被不合法地囚禁在2乘2.5公尺的扣押房里,被日夜审问,被测谎仪测试,被迫签下种种文件,被剥夺了人身自由。今天社党六干部虽已获释,但未来必然还有无数的人民斗士将遭受同样的政治迫害。废除恶法靠人民,唯有每个人站出来向政府施压,清楚表达本身的立场,让政府知道人民要求废除恶法的决心!

注:《紧急法令》和《国内安全法令》都是允许无审讯扣留的不人道法律,被扣留者无法接受法庭的审讯,失去行动自由等基本人权。在这些法律下,若内政部长认为有必要,就可扣留任何人长达2年,扣留令可以无限期地延续下去。

作者黄巧琴是理华2002/03年总秘书。


28 July 2011

谁看到明福自杀了?

作者:金明
载自:当今大马

皇委会调查报告终于公布。

那天,纳兹里突然间宣布将公布皇委会报告,朋友问我会有什么结果,我回应说,(国阵)内阁可以公布的报告,结果不会是好的,要有心理准备,果然!

对此报告,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各自的期待,尤其是明福家人,肯定的期待能有个水落石出。 然而,有些人却肯定希望能够通过皇委会的报告,一洗明福离奇死亡,让其至今无法抹去的嫌疑!

“结果”公布了,明福自杀;是否“真相”,有待商榷。

明福一夜间变另一个人?


皇委会诸公推论,“专家”认为,明福是“自杀低风险群”,因为不堪激烈的盘诘,结果一夜之间骤升为“自杀高风险群”,因此他选择自杀。

我才疏学浅,孤陋寡闻,从来没听过什么“高低自杀风险群”,更不知道低风险会变高风险的问题,只是,明福并没有任何嫌疑,而反贪会高级执法官阿末沙菲克(Ahmad Shafik Rahman)在皇委会供证时,也已经证明他的上司欧阳捍华没有贪污,那么,他何以“一夜之间”变了一个人?实在很难理解!

“性格脆弱”说词荒谬之极

明福已经不在,他的性格怎样,认识他的人有一种说法,但是他去世前在反贪会办公室最后和他在一起的人又有另一种说法,其实都是公婆之说;但是,从来不认识他,就连面都没见过的部长纳兹里,却缘何可以得出他为“性格脆弱”(perwatakan yang lemah),简直是荒谬之极!

NONE对于皇委会的报告,纳兹里看来是获得了自己所要的结果(否则大概就很难笑得这么灿烂!),然而,无论是他怎样的自我诠释,皇委会的“自杀”结论,其实都只是一种推论,可以说是完全没有证据证明,毕竟,《报告》中根本没法指出明福是如何自杀,何时自杀。

自杀“断定”难以让人信服


从死因调查庭(或译验尸庭)到皇委会,有太多的疑点没有得到解答,例如,为何明福在反贪会宣称放人后的凌晨不愿回家?从黎明时分(有人宣称)最后见到明福至发现其大体横躺在五楼阳台之间的数小时,到底他人在哪里?至今反贪会没有解答当警方抵达后,为何不立即展开现场搜证,反而是和反贪会高官进入会议室召开长达近一小时讨论,才在迟至傍晚5点多才召开记者会证实坠楼者的身份?至今为止,没有明福离开反贪会大楼的纪录等等……

也许港剧看多了,对于没有“目击证人”,没有理由让我相信他选择自杀;皇委会报告中除了推测他的性格,猜测他当时可能(注意:是可能)面对很大压力,因此就“断定”明福自杀,我是持保留态度的。凭专家推论、猜测,便断言一个人自杀,会否有欠公允,甚至儿戏?

违规官员也许是记过惩戒

NONE人们关注的是,对于明福自杀的结论,皇委会报告难以准确判定,但是,对于反贪会和其官员的犯错证据,确实例证确凿。那么,对确定“导致他人死亡”的人,应该如何呢?所有人都在看呀!

自杀,竟然是他人造成的!好了,点了三个人,不专业的盘诘,致死者于万劫不复,但毕竟“只是”间接,以我国的优良公务系统,部长也没有权力对付犯错的公务员(一如教育部部长无权力对付叫学生回中国的校长);纳吉说,政府需要调查才能对付违规官员(皇委会不是调查?),最终,“间接杀人者”也许只是调派至其他部门,也许是记过惩戒,也许不了了之,因为前例比比皆是,最后,时间是治疗伤痛的唯一方法。

无论如何,对于明福家人,所有他生前亲朋好友,都不愿看到他们继续承受无止境的伤痛,希望他们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无需每天对着媒体、公众、政府诉求,痛苦,让看者心酸;政党人士、社会大众,也要将心比心,协助继续寻找坚信未竟的真相之余,绝不容许为了私利,利用或消费他们,切记!






請不要再問我幾歲了!

文 : 星洲日報/副刊‧文:王筠婷

转载 : 星洲日报副刊

如果有機會和外國人聊天,我會嘗試從他們眼中來看自己的國家,事因,在這短短的逗留期間,能讓 他們留下印象的,往往最深刻。外國人標記馬來西亞,用的往往是比雙峰塔這地標還顯著的事物,一般上,他們大多先禮貌的贊揚馬來西亞的陽光,人民的熱情和齒 頰留香的食物。不過,如果認真的和他們攀談起來,他們會坦率的說出他們對於馬來西亞的看法。很多,都是自己身在此地卻沒有辦法感受的事情。

來馬公幹的史迭凡就是給了我這麼的一個例子。和他相處了幾天,聊開了,他如實的告訴我他在馬來西亞經歷的一些“納悶”時刻。

“為甚麼馬來西亞人那麼關註人家的年齡呢?”他問。

原來,可憐的他,在我們的公司幾天下來,遇到的人雖然不多,但幾乎每個人都問過他同一道問題,就是:“你幾歲?”可憐的史迭凡,縱然有一點不願意,但是,還是老老實實的回答。

“年齡和一個人的成熟度其實沒有太大的關係。”我有點不好意思,含糊地回答,想彌補些甚麼。

可是,史迭凡還說,當人家知道了他的年齡,就會開始問家庭。

我知道在一些國家的文化里,多尊重個人私隱,也就是說,他們不會問你的婚姻狀況,你的性別取 向,也不會冒冒然的問一個剛剛認識的人其年齡──除非你願意說。也許,在他們的觀念里,這些都不重要,不是需要被討論的議題,也不需要通過這些話題來拉近 (還是反而推遠了)彼此的距離。況且,知道了人家的年齡又如何?人與人的相處應該是不需要這些來做標準。

那麼,外國人都愛問些甚麼呢?

我所遇見的外國人,交流過程中,我常被問到的問題是:你愛聽甚麼音樂?或者,當他們知道你愛旅行後,就說說彼此的旅遊經驗,再不,談美食。大家討論的課題從自身的愛好開始,如果喜好相投的話,過程往往愉快。

而,這些問題,絕對不是敷衍還是隨便的“哈拉”了事。如果我說我喜歡古典樂,他們會認真的和我 討論貝多芬和巴哈;如果我說我喜歡流行樂,他們會和我討論王菲,還是其他他們所認識的亞裔國際明星。如果說到旅行,話題更加有趣了,再不然,說一說自己的 國家,分享交流著彼此所經歷過的奇聞趣事。這麼一來,我的視野反而變得更遼闊。

其實,通過這些話題,我們往往會變得更加認識彼此,而不是在用──他都到這個年齡了為甚麼還單身?他是不是同性戀──這種方式來瞭解一位初相識的朋友。

畢竟,每個國家的文化不一樣,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樣。慶幸自己從來沒有問過這個問題。

對啊,為甚麼要問人家幾歲呢?

26 July 2011

未來一頁已開啟!‧大馬面子書世代在街頭誕生!

文 : 星洲日報/新教育‧報導:許雪翠

转载 : 星洲日报

  • (圖:星洲日報)

1 of 5

709之前,面子書上一片黃潮,每張面子上方或下方都有一黃圈;709當天,有人一面跑一面更新面子書status,儼然是即時報導的前線記者。

出席的年輕人事後笑說,有一個有趣的經典畫面,就是當催淚彈或水炮發射時,只見無數支手機、相機,甚至是苹果iPad同時高高舉起,這些年輕人不是轉身逃命,而是拼了命的想記載、想上傳、想留住這個畫面。


709過後,面子書上突然湧現一大群對資訊饑渴的網民,但凡有status更新,有短片上傳,或有照片出現,都會有鋪天蓋地的狂like和留言。

根據觀察家指出,709現場很多年輕人無黨無派,臉上只寫兩個英文字母:FB!(面子書facebook的縮寫)這一切,意味甚麼?

不管你同不同意,面子書世代已然誕生,而且正在急速成長!這個永遠在線的新世代,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世代,他們會否改寫馬來西亞新篇章?他們將會如何改寫呢?

面子書世代小型交流會
日期:2011年7月13日(星期三)
地點:富都車站附近的星巴克

記者:網絡媒體的力量,你們在這一次的709中感受到了嗎?

●張勃星:感受到了,且其力量之巨大是無可置疑的。相信很多參與者都是網民,他們透過面子書、 推特、官方網站等不斷更新的活動資訊得以更瞭解當下的集會局勢。例如709大集會當天,凈選盟不斷在面子書及推特更新集會資訊,號召參與者前往某個地點集 合,而參與者則透過手機上網查詢消息,能避免資訊上的錯誤傳遞。我想這樣的集會情形是以往不曾出現的。

假設2.0活動單靠派傳單,發酵面不會如此擴散。我們在網上,隨時都可以更新消息,當愈多人分 享愈引起注意,而且網上還有指南和求助電話等提供,知道得愈詳細就愈有安全感。當你覺得有共鳴就會想要成為一份子,連鎖效應便產生了。面子書給了我們這些 年輕人機會,讓我們有機會走出去目睹更多實況,做更多冒險的新嘗試。就這件事情來說,我很多朋友以前是不關心政治的,現在都說要去登記當選民了。

●鄧德興:我的街頭現場系列照片能引起網民關注,主要是因為面子書的雪球效應,大家競相轉貼,便引起了注意。

●陳則勝:不能忽視網絡的力量。不排除許多上街的年輕一代,所獲得的資訊,大部份都是來自互聯網。如果709不是網民鋪天蓋地做各式各樣的宣傳,未必會有這麼多年輕人關注這件事情。現在多媒體訊息已經不只是文字,還包含了影片、音樂、照片等等。

記者:美國普渡大學傳播系主任哈沃德塞弗總結了2010年互聯網十大趨勢,排名第一就是“活在此刻,即時的就是有效的”。709讓你們看到這句話的定義嗎?

●張勃星:街頭現場可說是人手一機,不是相機就是手機,甚至有兩三個是手舉iPad帶領群眾邊 喊口號邊即時上傳的。催淚彈丟下來的時候,抬頭看到的不是人頭,而是高高舉起的手機。現在的手機可以上網,可以隨時在線,讓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記者,現場直 播,把現況傳給沒有來的人,所以沒有來的人也有人在現場的真實感,能感受當時的氛圍跟情緒。

這是一種趨勢,但我認為在現場,如果只忙拍照、錄影,然後即時上傳,就會少掉用心去感受、真正 去參與的時刻。我有朋友每5分鐘就更新訊息,以致對當時周圍發生的事懵然不知。這是很可惜的!活在此刻的意思就是要活在當下,他們在網上可能很即時,很有 效,但卻失去了真正的“活在當下”。當感受不再直接,他們的記憶可能就要靠重看照片或影像才能想起某些片段,而不像老一輩那樣,親眼看的,親身體驗的,雖 然沒拍下,卻因為感受深刻,而記住一輩子!

●陳則勝:我認為在網絡世界裡,即時真的有效!有一批人用鏡頭去記錄歷史,也是很重要的!以前是我們造就了互聯網,現在卻是互聯網造就了我們。“即時”的確是互聯網的一大優勢,709訊息若是缺乏網絡管道,消息並不會發送得如此迅速。

記者:在網絡2.0的時代,人人都可以是記者,我們迫切需要的是甚麼?

●鄧德興:探索真相的能力。709那天我原本是要騎腳踏 車進城的,但是一出門就連人帶車翻倒在地,滿臉是傷,但因為認同我們需要一個乾淨的選舉制度,所以還是決定要出門。我沒有參加政黨,也沒有派系,我就是一 個普通人民。集會結束後我走到金河廣場看看次日工作的場地。路上有陌生人前來打招呼,說在網上看到我,叫我英雄還要求合照,我感到很驚訝。過後就接到學長 的慰問電話,上到monorail還有人讓位給我。在我搞清楚發生甚麼事以後,才發現原來我跌到臉青唇腫的照片被網絡媒體現拍現傳,而我就被網民誤會說是 被警察打了。

這件事讓我意識到,在網上,如果有不負責 任的網民,就是一個很糟糕的問題。很多人收到資訊馬上就傳發。短訊轉發也好,電郵轉寄也罷,最新的當然是在面子書上post,大家想要探求真相的決心很 低,真相好像不需要證實,變得不重要,這很危險。作為網民的我們,以及教育下一代的學校,都應該多上一堂課,叫作網絡道德課。

●張勃星:現在很多人得了面子書強迫症,每5分鐘就要打開面子書,可是他們對資訊的判斷力卻不足,無法分辨真偽。

●鄧德興:對啊,像angry bird之前就上了《國家地理雜誌》封面,結果大家都說真有這種鳥存在,大家連要到雜誌的官方網站查其真假這件事都懶得做,大家好像都沒有追求真相的欲望了。想想如果今天不是為了透明的選舉制而受呼吁上街頭,網民會不會被某些有心人利用呢?

記者:網絡十大趨勢的其中一條還包括“擴充現實”。

●鄧德興:現在談709或轉貼709相關文章、照片或影像,是面子書上的一種流行,彷佛不做這 件事就是跟不上潮流。當每個人都在談,你不能不談,不談就是out,於是很多人開始在面子書證明自己,很努力的通過面子追趕上這個潮流。就像我拍那張安娣 緊閉雙目孤身背對鎮暴隊的照片,在面子書一轉再轉,只是我在想,這只是因為一時的潮流,還是這張照片真的那麼感動?

記者:我看到不少人在面子書上給你留言加油打氣,像說:“年輕人,再接再厲!用良心抓鏡,用感覺攝像……才能拍出會說話的照片!”這樣的留言,網絡的普及是不是潛藏一股看不見的力量?

●鄧德興:這樣的留言當然給我很大的鼓勵,但網絡無邊界,一段話或一張照片流傳出去以後,你很難想像它可以發酵到甚麼程度,會帶來甚麼衝擊,會帶來甚麼效應,甚至讓你個人的生活產生甚麼程度的影響。

●陳則勝:當你知道面子書是一個公開的場合,就得小心言論。當你對科技不夠瞭解,對面子書的“遊戲規則”不夠瞭解,就投入其中去玩,可能會出問題。

●張勃星:我也在面子書上書寫709後記。2700個字,心想網民已沒有耐心看長篇,大概沒人 會讀完。我寫時純粹只是要記錄自己的心情,抒發當時的感受,沒想到會經轉發,然後收到陌生人來給我鼓勵,這一聲鼓勵給我支持的力量,讓我相信文字的力量, 同時有信心可以走得更遠,我想這是社交媒體帶來的正面力量。

記者:未來的面子書世代,將會如何改變或開創民主程序格局?

●鄧德興:這個世代的生命力很強,可以紅得很快,也可以很快就不見。一個話題如此,一張照片亦然。以前的經典可以是真的很經典,現在所謂的經典很快就被另一個經典覆蓋過去。我偶然拍到的那張709安娣的所謂經典照,我相信很快也會被蓋過去。

●陳則勝:整個面子書的架構,是非常有互動且有系統的讓一批人在網絡上聯繫起來。所以我們可以 看回部落格時代、電子郵件時代等等,相較之下,互動的性質就不如面子書。而現代人在追求新鮮度這件事情上,是很渴求的。面子書算是一種媒介,讓一批人用最 快的速度去交流、分享所見所得,這種速度是過去不能相比的。

未來的面子書世代,除了在網絡上以虛擬形式參與類似709的活動之外,更重要的是它表現出了前 期的醞釀以及後期的發酵。我們可以察覺,在709前幾天,面子書上的相關消息是幾乎不間斷的在流傳,仿佛在預告一場完美的電影演出一樣;反之,709之 後,24小時以內已經有許多影片、文字、照片等不斷出現,更甚的是許多網民也靠這些訊息,在整合了之後做出感言、評論。

如果好好運用網絡這個媒介,在整個民主程序上,是一項相當大的突破。尤其是網絡上沒有限制選舉期,任何政黨都能時時刻刻發佈政見。民主的最終目的,就是一切以人民的角度為出發點。網絡的出現,是讓大家更容易聽到別人的聲音,從而思考自己的決定。

●張勃星:我不認為未來的面子書世代將會完全改變民主程序格局,不過我相信很可能可以作為開端,如候選人可透過網絡或面子書進行競選活動。但我認為以現狀來看,民主程序應該不容易為面子書所左右。

2011年,面子書在全球有75種語言版本,經常使用者 逼近7億人(全球上網者約20億人),是世界“第三大國”,面子書更在全球超過30個國家擁有超過該國總人口30%以上的用戶,同時全球用戶更以每個月約 2500萬人的速度增加中,它已成為世人(尤其18~34歲)的一種共通的文化經驗。


23 July 2011

我是女傭,我有夢想

转载 : 星洲日报

  • (圖:星洲日報)

1 of 5

28歲的莎米妮個子小小的,及肩的長髮整齊的梳好,就像靠近廚房的工人房一樣,有明顯的整理過換上新床單的痕跡。我們找書桌。莎米妮的雇主之一韋翠群指指牆上那塊板:哪,我妹夫給她裝釘了一個移動書桌,打開來便是她這4年來每晚溫書寫字的地方。

啊,寫字應該很少。莎米妮說她讀書少做筆記,因為讀的是遠距大學,課程都在網上,討論和功課也都在鍵盤上敲打的。常用的應該是那盞桌燈,往往要上班的大主人和要上學的小主人都睡了,她還在那裡啃書,是現代版苦書生挑燈夜讀。

──‘印尼女傭在雇主支持下考獲管理文憑’新聞一出街,引起坊間熱切討論。關於印尼女傭和雇主 之間的關係出現新定義,甚至出乎意料的促進了兩國邦交,讓大馬虐傭案件添加緩和色彩。莎米妮緬腆地說:‘4年半工讀的辛苦過去了,我怎地就突然站在鎂光燈 下,實在有點做夢的感覺。我只是個平凡人,承蒙命運眷顧遇到好雇主,也許對夢想有一些堅持,但尚未有甚麼偉大的成就值得書寫。’

當然,莎米妮是謙虛的。若是朽木,豈可雕?平凡小角色的堅毅往往就讓他們看起來特別巨大,那種對夢想的堅持和追求夢想的執拗,為何不值得書寫?

9年前,在爪哇中部沙倫達臘(Syailendra)的一所佛教高校(Sekolah Tinggi Agama Buddha)裡,19歲的莎米妮開心地唸大一課程──佛學教師培訓。是的,她從小立志當教師;在我們的刻板印象中,印尼女傭都信奉回教,但佛教自第7世 紀起便在爪哇島扎根,婆羅浮屠便是著名的佛教建築;由於父母改信佛教,她小時候也跟改了信仰。小時候改教是被動的,進入佛教高校後,佛學開始在她的內心開 啟了一扇智慧之門。

莎米妮家貧,父親是木匠,母親是家庭主婦,上高校領的是獎學金。無奈獎學金只供給兩年,後面兩年的學費她拿不出,停學成了唯一的選擇。這件事對她造成巨大的缺憾,也無形中成為一股巨大的推動力,在後來莎米妮完成文憑課程的路上起關鍵作用。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材燒。“我一定要存夠資金繼續學業”是20歲的莎米妮在離開高校時、哭紅雙眼所立下的誓言。

當時印尼經濟低迷,工作不好找,兩個月賦閒在家後,她終於聽取鄉下老父親的勸告,決定投入赴鄰 國當幫傭的行列,並認為那是最直通籌學費的高速通道。其實佛教高校後面兩年的學費真的沒有多少,就馬幣6000令吉,但當時的她就是拿不出。(過了好幾年 回鄉時才知道,就在她來馬後不久,家裡收到一封信,表示領到了獎學金,讓她繼續回到大學去深造,由於已經決定幫傭,即使知道也無法回頭,家人就隱瞞了這封 信,待她讀獲,輕舟已過萬重山,機會已經錯失了。)

她幫傭掙取的錢大部份寄回老家,自己所存有限。後來即使在陳家幫傭3年,要離開時銀行戶頭也只存了二千餘令吉,大學依舊是可望不可及的夢想。但天曉得,她就是一心不放棄。工作3年便直嚷說要回印尼去找所大學唸書。

雇主陳楚東(56歲)原就身在教育界,是一所美術學院的設計系主任。見她從初來的完全無法溝 通,一個英文單字也不會,到自動自發跟家中4個孩子閱讀英文故事書,勤學英文,從童書到厚厚的《哈利波特》,看了一本又一本。還從不會一直要問到學會翻查 字典,她的自主學習能力全看在他們眼裡。

學習毅力,感動僱主

陳楚東於是想到供在職人士就讀的開放大學,鼓勵女傭留下來繼續學業。“以她的積蓄,要回去印尼讀大學,也是能力所不能及。”陳楚東和韋佩群(47歲)兩夫婦剛好家裡都是開雜貨店的,陳楚東表示助人的精神是父母身教的潛移默化之功。

“小時候父母都會讓面對斷炊的鄰居先預支白米,或會拿家中舊衣物給連衣服都沒能力買的家庭。”馬大畢業的韋佩群和韋翠群兩姐妹來自霹靂州和豐,深感教育真能改變一個人以及一個家庭的命運。

“莎米妮的情況就像二十多年前的我們,由於有機會接受大專教育,改變了我們整個人生以及提昇生活水平,我們的下一代也跨進另一個平台去競爭。”她們表示,經營雜貨店的父母親給了她們三姐妹最好的,現在給人獎學金算是一種回饋。這種身教但願能代代相傳。

次子陳殷勤(17歲)原想父母資助女傭讀大學沒啥了不起,週六週日父母和阿姨要負責載送上課也 很平常,鼓勵她讀書自然就要載送往返教室跟考場。莎米妮在陳家7年,早就是一家人了,爸媽載她跟載他們4兄妹可沒差別!一直到莎米妮參加畢業典禮的新聞上 了報,成為同學之間的話題,他才發現這件他本來覺得很平常的事,原來蘊含深意。

陳殷勤直嚷:“比較下來,莎米妮真的太用功了。她來時我才10歲,完全不會英語,7年內考到大學文憑,很厲害。”他認為莎米妮的求學毅力,主要原因是因為“對她而言,這是僅有且非常重要的機會。”

莎米妮愛會計,但當時的選科清單上沒有這科,她只好就近選了同類別的管理文憑。儘管這是管理學入門,但對完全沒有企業工作經驗的莎米妮而言,也未免太難了,連經常幫莎米妮解答課文的陳殷勤和殷迅兩兄弟,都說:“課文超business的!”

功課太難,將勤補拙

莎米妮說:“來馬幫傭是我停學後的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工作,講義和課本上的管理學理論都太陌 生了,我完全搞不懂,就告訴自己這是一個挑戰。要戰勝這個挑戰,就要拿出非凡的毅力。”她說她唸書其實也沒有甚麼秘訣。每晚忙完家務後開始溫習,一個篇章 頭一遍讀如果完全不明白沒關係,只要再讀第二遍一定開始有頭緒,接下來第三、第四、第五遍……勤能補拙是不敗的真理,總能從看山不懂是山,到看山是山、看 山不是山,最後看山還是山。唸書如修道,這也仿似一個參禪的過程。

大馬開放大學的主要對象是職場人士,同學自然都是職場上有職銜的白領。初次參加週六輔導班,老 師要同學自我介紹,她說自己是女傭,全班嘩然。導師稱許:“很好!你要加油!”打了一支強心針,她也不斷告自己:“別想身份的事,你要永遠記得你來這裡只 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要讀書。”最後她也以3.39積分畢業。

一名女傭的一天不必贅述。清晨5時30分起床,到晚上9時休息,在這樣耗體力的勞作裡,要花時間去閱讀,去認認真真報讀一個你不知道自己的自律能否戰勝倦意的課程,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能缺的是堅強的意志。

讀書考試有時也會遇到瓶頸,尤其是離鄉背井在異國一面幫傭一面求學。莎米妮坦言也有被卡住時, 當課業壓力大時,頌經靜坐是解藥。“大家都這樣支持我,我不能辜負他們,讓他們失望,這樣想便可堅持下去。我也會看看佛書唸唸佛經,情緒便能平伏。煩惱的 問題會有找到答案和出口。”

開放大學的網上學習方式對她而言是最好的。“在印尼,夜校比較流行,網絡大學較少見。”她也在摸索中學會了電腦,學會如何通過google找資料。

讀管理,讓我學會管理人生

管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管理活動規律及其應用的科學,精深博大。莎米妮坦言初步掌握管理學後開始懂得計劃跟組織、一步步規劃生活。這個求學過程,首先增強的便是自我管理的能力。管理方法是活的,自是可以用來管理自己。

“我開始瞭解到目標可以設得遠,但不能一蹴而就,要一步一步來。”而且掌握管理概念後就可以投身企業界,成為OL。“將來若有機會投身企業界,我便具有管理的基礎概念了。”

翻看課本,有商業管理和管理級別等理論,細分還有貧窮管理、休閒管理、團體管理、職務管理。甚 麼嘛?每天在廚房和客廳穿梭的女傭要如何明白這些呢?“背記啊!”不能活學,總可以先死記吧?也許有人要批評死記硬塞的教育方式,但理論的背記有時卻是必 要的。“考場上面對每一張試卷時,你的腦子要能裝帶一本書。”莎米妮用她的方式去記教學內容,有時在掃地,有時在洗廁所,不必活動的腦可以善用,零碎的時 間可以拾集。

管理學是一門藝術,也講創意。這是莎米妮從未接觸過的新學問、新挑戰。學習管理學,可以通過學習解決管理中會踫到的問題,來投射到自己的內心。管理學在某些層面上跟佛法是相通的,在高校時打下根基的莎米妮很快便捕捉到其中的精髓。

“管理”一詞在古老法文的解釋是“領導、執行的藝術”,莎米妮通過管理文憑課程,實現了升學的夢想,也通過管理學逐步領導、執行自己的人生!


22 July 2011

我为什么要救援EO6?

文:读者特约
转载:当今大马

最近几天,配合社会主义党的释放EO6的全国声援运动中,协助搜集签名。在跑签名运动的时候,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为什么你要帮他们?”他们竟然不是问为什么他们需要帮忙,而是把问题丢给我,倘若我无法给出一个足以撼动他们心的答案,根本说服不了他们把名字写下,尤其是必须老实写上自己的身份证号码的情况下。

“是啊!我为什么要帮他们?”第一次被问的时候,我的回答是:“因为他们被紧急法令扣留,没有经过司法审讯就必须受到监禁。你懂他们为什么被逮捕和扣留吗?”然而,也许对方对于案件的来龙去脉不了解,也许对方不了解紧急法律是什么,更也许EO6不是他们的谁,因此上述回答似乎无法说服对方,我思考了一下,重新整理过答案。

第二次,再有人问,问题类似,答案已稍作更改。这次,我回答:“因为我不希望紧急法令这种未经审讯就把人关进监牢里的恶法继续被滥用,而随时可能发生在我自己或家人、朋友身上,很不幸的,这一次就发生在我朋友身上。”原来,答案附上情感,会更容易打动人,被打动的不仅仅签下名字,而且还愿意花一些时间聆听紧急法令的不合理及不公平之处。

情感不仅仅是让签名运动更凑效,也让我的信念更坚定。

在这次的无理扣留之前,朱进佳这位仁兄,严格上算来,应该不能称朋友,毕竟我和他交际甚少,印象中的朱进佳,几乎每天都穿红色衣服,有一个写了很多关于左翼思想的部落格,是星马辩风波和辩论圈前辈们一起遭遇校方使用大专法令提控的学长。

是的,他,顶多是我的学长。

虽然曾经一起吃饭,但他,顶多是我的学长;

虽然曾经一起共用一间窄小的办公室,但他,顶多是我的学长;

虽然曾经一起分享许多课题的看法,但他,顶多是我的学长。

在这次的扣留之前,学长和学弟的关系应该是最贴切的形容,但当朱进佳被紧急法令逮捕之后,这关系悄悄起了变化,我和他之间的关系也许依旧,但定位也许不同了。

朱进佳,是和我交情较深的学长姐的战友,看见他们为了朱进佳和其他五人如此卖命奋斗,我怎能置身事外?

朱进佳,是我一个不算熟络的学妹的男友,也是一位我只见过一面的阿姨的儿子,看见他们为了朱进佳而变得憔悴,我怎能置身事外?

一班和我一样跟他交情不算太深的朋友,一直为他奔波劳碌,看见他们为了争取释放EO6所付出的精神与精力,我怎能置身事外?

理性的一面告诉我那残忍高傲的霸权者不会轻易让他们被释放;感性的一面却会让我不自觉在声援运动中投入更多的情感与热诚。此时,我开始理解,为何他们可以为了争取EO6的自由而提议进行绝食抗议了,他们不是不知道他们的行动没有结果的可能性很高,但是他们对于对抗霸权的热情和情感已经战胜了那理性面,然后变成一种信念,继续支撑着他们前进。

这篇文字,写在EO6人身保护令的审讯之前,但愿他们可以如愿,重获自由。

祝福你,朱进佳,还有你的伙伴们。



20 July 2011

蛋糕裡,有我的生命色彩

文 : (星洲日報/新教育‧報導:吳嘉雯)
转载 : 星洲日报

  • (圖:星洲日報)

1 of 2

13歲的小女生會有怎樣的學習及生活態度呢?

梁健怡小學二年級就停學了,但是停學並不意味停止學習,她在家裡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學習方式,學自己所愛的,生活更充實。

她成熟、懂事,遠遠超越同齡女生;她有夢想,也努力追逐,將夢想付諸予行動。

梁健怡是個從教育主流解放出來的孩子,自幼在新加坡受教育,談話時一臉自信,很有優越感,少了 同齡的稚氣。在本地,二年級就停學畢竟不多見,然而太多人曾經對她脫離常序很是驚訝,她卻對別人的不可思議視為小題大作,“學校的書本太簡單了,一年的課 本,我在兩星期就可以學完。”

學校課程對她來說太乏味了,在新加坡大專教書的母親也不喜歡在學校讀書只是為了考試,老師喂養的知識是為了應付考試題,卻沒有讓學生學習生活技能,更不會去思考自己要甚麼、喜歡甚麼。

因此,梁健怡的父母決定把她從傳統教育體系拉出來,並根據新加坡的教育綱要在家學習。但是問題還是來了。這些課本對梁健怡來說太簡單了,因而對學習感到挫敗。在不斷的調整學習方式中,最終找到了自己學習的熱情。

迷上烘焙,賦予杯子蛋糕新生命

或許是從小受到新加坡教育的熏陶,梁健怡雖懂中文,但卻少用中文,平時以英語和家人溝通。她喜歡日本文化,因此也學習日文及日本武術合氣道。

“我的學習課本來自美國。我學我要學的,比如我閱讀了一本海盜的書,我會上網做更多的研究。我和弟弟的學習方式是相同的。7歲的弟弟喜歡畫戰爭、戰鬥艦艇等,我們就從圖書館借閱類似的書供他參考。”

梁健怡不認為學校可以學的,在家裡就無法學習。學校有體育課,她也培養運動愛好,每天騎腳車及每星期去游泳。一個人完成集體的校園生活,造就她年紀小小獨立自主。

她有網上朋友,一起討論功課,分享生活心得。此外,母親也帶她與弟弟加入一群同是在家學習的家庭小組,一行人組團到科學館、動物園、生活營等,通過這樣的交流認識朋友。“我參加的粘土、蛋糕裝飾班,也能認識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這幾年來她完全沒有考試的壓力,她參加皮影戲工作坊、軟陶班,她所學習的、感興趣的不乏藝術,但她並沒有忽略學術。她會報考普通程度考試(O level)及高級程度考試(A level)。

上經營杯子蛋糕生意

近3年,她迷上了烘焙。起初只是做簡單的杯子蛋糕,漸漸的,單調的杯子蛋糕再也滿足不了她,因此上網學習簡單的蛋糕裝飾。

被激發的興趣與創意源源不絕,她報名參加了蛋糕裝飾班,利用翻糖(Fondant)賦予杯子蛋糕煥然一新的造型。翻糖可塑性強,不只可用來覆蓋蛋糕,也可做成各種美麗的花朵、動物,成品華麗、精致,又有立體感。

為了這次的訪問,她漏夜準備了雙層蛋糕。在她細心的調色下,蛋糕上的玫瑰花幾可亂真,讓蛋糕看起來像童話般夢幻美麗!藝術是她的夢想,而蛋糕則是她的畫布,從仿擬他人的造型,熟能生巧,現在平凡的蛋糕在她巧手點綴下,成了獨一無二的可愛造型。

這些精緻的蛋糕受到親友贊賞及推崇後,增強了她的信心,嘗試在網上經營杯子蛋糕生意。她把蛋糕照片放上網,分享烘焙心得。經營家庭式小生意對她來說並不難,她用一本小賬簿記錄收入與成本支出,從中她學會了管理時間、金錢與投資。

梁健怡的日常生活很充實,除了自製蛋糕,還開班教蛋糕裝飾,並計劃在部落格免費授課。通過摸索市場上的潮流,不斷創新蛋糕裝飾的造型,累積更多的經驗。在未來的日子,她的目標是出版杯子蛋糕裝飾書。這名小女生衝破以學術為重的藩籬,在自己的蛋糕天地畫上生命的色彩。

【簡介】梁健怡
梁健怡從小就喜歡烘焙,目前在經營網絡杯子蛋糕生意。年紀小小的她受到藝術的熏陶,品味有別於同齡女生,各種搶眼顏色的手鏈在她蜜膚色的搭配下渾然天成。她夢想當藝術家,而蛋糕裝飾只是一個藝術表現的開始。

16 July 2011

阻止回教化,岂能只是尽力一劝?

文:许国伟
转载:当今大马

以回教党为主的吉打州政府又来搞回教化政策了。

为什么说又?从广告牌使用爪夷文、土著购屋固打制剧增至70%、拆除州内唯一宰猪场、倒数迎新男女分开坐、非回教徒小贩跟随回教徒在祈祷时间休息15分钟等,然后现在又是禁止州内13种娱乐场所在斋戒月期间营业。

虽然行动党主席卡巴星信誓旦旦地向吉州人民保证,说火箭会尽一切努力说服州政府收回成命。但吉州政府也有他的难处,如果火箭出面就收回成命,势必又成为巫统攻击月亮听命火箭的话柄。

再说,丹州政府全面禁赌包括禁彩票,火箭在民联输了万里望补选后直言会影响华人票,也派人到丹州了解情况,最终也无法改变丹州政府的决定。

毕竟,回教党也有自己的政治算盘要打。

1999年最惨痛教训

回教党背着盟友行动党推出回教化政策,也不是今时今日才有的事,行动党最惨痛的教训,应是1999年大选投票倒数前3天,回教党为了要攻下登嘉楼而在该州宣布一份《与回教并进》的竞选宣言,主张确立以《可兰经》及《圣训》言行法规为基础的政府,也就意味着全面回教化的政府,而这件事竟然是瞒着行动党做的。

当年大选,火箭大败,回教党果然大胜,一举夺下丹登两州,大行回教化政策,每一步都不理火箭反应,以致最后当时的火箭秘书长郭金福宣布中委会的决定,即行动党退出替阵。

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不顾盟友的政治利益,这种苦头火箭也尝到了滋味。只是火箭尚属 “五十步”,因此还能大声取笑在国阵里尝尽这种苦头的“百步”──马华。

巫统同样也有不少回教化措施,都有自己的政治算盘要打,也不必跟马华商量就自行推出,而马哈迪当政时更鸭霸到马华不能说“no”。这也使到马哈迪的“9.29回教国”宣布,迄今都让火箭一直炮打马华,即使明知马哈迪版回教国与回教党的回教国,是两个不同层次的回教国。

回巫竞相打回教牌

这也形成了2004年大选,巫统与回教党竞相打回教牌局面,阿都拉打出“现代化回教”概念,在登州执政的哈迪阿旺却说回教法至上,要修改联邦宪法,规定只有回教徒当首相,首席大法官及国安首长,才能充份体现马来西亚是回教国;聂阿兹也说投回教党死后上天堂…… 回教化竞争,回教党比阿都拉更清楚,争取保守的马来选民支持,才是正道。

这也为后来两者的回教化竞争,日趋保守及不轻言妥协,埋下伏笔。

因此,每当巫统与回教党有回教化政策出现引发争议时,就出现火箭挑战马华向巫统呛声,或马华挑战火箭向回教党呛声,往往都沦为政治秀。因为,当马华与火箭为了自己政治利益在反对时,巫统与月亮也会为了本身政治利益而坚持到底。

要追溯这个国家的回教化竞争的历史与问题,那是长篇累牍,罄竹难书。因为回教化的范畴,小至个人吃喝玩乐受影向,大至原本世俗宪法赋予的权利,会否改变?这才是更令人关注的。

吉打回教化到何地步?

今天吉打州政府推出一系列回教化措施,有些像之前回教党执政下的登嘉楼州,越接近大选打造成为“回教模范州”形象更迫切。当年登州通过实施回教断肢法算是走到极致,在这种竞争氛围中,吉打州政府接下来回教化政策会走到什么地步?不知道!

回教党领导层在党选展现的开明作风,原本是可以不理会巫统挑衅竞争回教化,毅然中止回教化竞争的希望,但是吉打州政府的行为又戳破这希望。行动党当年可以退出替阵,来抗议反对回教党厉行回教化政策不果,今日难道还能以退出民联来抗议吗?

当年,郭金福沉重地说:“我国面对最大困难,来自种族极端主义和宗教狂热主义的双重危机,行动党必须阻止这两股反动势力抬头。”

今天,当行动党一再指责巫统是这两股反动势力罪魁祸首时,请别忽视回教党也跟巫统玩着“割肉自啖”的危险游戏。

请阻止回教党,而非只是 “尽力一劝”,国家与人民的利益该置政党利益之上。



07 July 2011

社区活动又回来咯!

2011年7至8月社区关怀活动系列如下:


7月9日:彭亨劳勿都赖小学生学习营(8日下午4点集合,9日晚上散会)

7月17日:加影,新纪元学院,教总父母成长大会——300人的儿童营(16日下午4点集合,17日傍晚散会)

8月 13日:大山脚彭懿绘本工作坊——儿童营( 12日下午4点集合,13日傍晚散会)

8月 21日:加影彭懿绘本工作坊——儿童营( 20日下午4点集合,21日傍晚散会)

8月 31日:沙叻秀新村国庆日绘画观摩赛( 31日早上8点集合,下午2点散会)


我们的义工团队有来自不同大专的大专生,青年,和社会工作人士等。
欢迎你来加入,一起学习,一起交流,一起玩翻!:)


有意者可联络~ mayberlynn@gmail.com



06 July 2011

面对死亡

文:杨伟光【最后的12章之十二】
转载:当今大马

野田:

首先谢谢大家阅读最后12章的信件,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最后。希望大家在这章结束后,也会继续支持“给生命第二次机会”这运动。

最后一篇,你要我讲讲死囚面临死亡时的感受。

死刑让犯人诚实面对罪行

首先,我觉得,死刑存在的意义不是报复,而是让犯人了解,让他诚实面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行的一种方式。就我来说吧,我其实是感恩我被捉,因为这让我了解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它让我坚强。我记得我说过,以前的我,没有真正的活过。

前几天,我的律师来探望我,他说过几天就会把我最后的特赦申请信交到总统府去了。

最痛苦的还是死囚家人

很多死囚在执行死刑的前一晚没有机会和家人说一声再见,除了悲伤,根本就是没有心情做任何的事情。其实,很多死囚在被带出牢房的那一刻,都会禁不住的大闹大哭,再多的辅导也没有用,因为这一走,是没有回头了。一个生命永远不在了。

这时,最痛苦的是家人,我根本不敢想像家人在外头,无助,焦急,彷徨……等待。等待一个冰冷的,没有生命的身体。

而对我来说,若明日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晚,我也没有其他的选择,只有黯然面对;毕竟错的是自己,我会忏悔。

我已“死”过好多次了

你问,我会不会腿软。我真的不知道。但我想我不会,因为面对生死,我已经开始熟悉了;别忘记,在这短短的4年,我已“死”过好多次了,2007年被捉,佛祖救了我让我重生;2009年被判死刑,在行刑前律师拉维向法庭申请暂缓。我能够活到今天,一切所属幸运。

我也不奢求最后晚餐即将是个如何丰盛的一餐,我想我会照旧早上起来祈祷念经,静坐深思,素食早餐,直到夜晚的到来,穿上妹妹买给我最好看的衣服,跟其他狱友说声再见,然后再诚心向地藏菩萨叩头感谢。

但我没有办法用文字表达那种心情。我也不知道走向绞刑台的时候会是什么心情。我想没有人会知道吧。

社会大众原谅是最大福分

听闻学修觉法,佛祖的传承,就是帮助、拥护、劝导、提醒、鼓励等等,一切正在受苦众生,迷惑众生,有国难终生,有烦恼众生,无知与无智众生,不知自控的众生等等,这些众生所受的我曾经经受,因有伟大觉者佛祖的传承众生(学者或觉者)的教导,所以我解脱很多,很自在!

也感恩社会大众能原谅我,能够活到今天已经是我最大的福分了。

只是有点担心母亲伤心

我想我的家人已经接受了我,将来的情况是个怎样的结果,我觉得家人都能够接受了;他们对我的改变,对我的蜕变感到欣慰;加上在我死之前可以读读佛经,认识佛教;我的改变也改善了家人之间的关系,尤其兄弟姐妹间的感情。

只是有点担心,母亲终究会知道我已经不在的。

最后的一篇,我就以这简短的文字,写出我的感受。

我再次感谢你们,没有你们我不能够把我的故事一一道出。

感恩,我在这里替大家祈佛,愿大家健康平安喜乐!祝福你们。

伟光




“关心孩子,关心教育”社区关怀活动

各位学弟学妹们,有个活动介绍给你们参与。 学会对外的活动,有很多很多。
在此推介《社区关怀活动》给你们。 这活动缘自于董总, 如今已撤出成为独立的社区关怀活动。它是我通过加入北华而认识, 继而参与至今的活动。与来自全国不同的大专生/毕业生一起搞这社区活动, 继而能将看到的, 学到的融入自己的组织和提升自己。


关心孩子,关心教育”社区关怀活动

此活动概念源自董总,自2003年开始,配合各地热心华教人士,积极推动“关心孩子,关心教育”社区关怀活动,获得显著的成果。在全国已推动社区关怀活动的社区计有霹雳仕林河、霹雳瓜拉光、霹雳吉辇、霹雳拱桥、霹雳九洞、霹雳木威、吉南区、吉南三巴央、吉南吕蒙文打、森美兰葫芦顶新村、雪隆新街场路、雪州大港、彭亨林明、威中双溪六甲、威中峇东埔、柔佛巴力温那及登嘉楼甘马挽,共17个地点。

社区关怀活动的目标

(1)促进各地社区社团组织、学校的联系,共同关心社区教育的发展。
(2)提升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概念的认识,进而参与关心家乡发展的工作。


走出去,引进来”

在以上17个点的社区关怀活动结合了177个社团单位,联系了134所学校,共同进行50场活动,包含了293个项目。参与者来自社区内的各阶层人士,包括小学生、中学生、大专生、老师、校长、学生家长、家协理事、学校董事、校友及各社团成员,参与者达到30,850人次。社区关怀活动是大专青年面对社区群众的窗口,扮演着“走出去,引进来”的角色,扩大与群众互动的基础,也及时传达关心社会的重要讯息。


带动全体居民参与

社区关怀活动以带动全体居民参与为目标,将针对各社区的不同需求,结合各社团及个人的力量以系列活动的配套方式进行。例常配套计有:为小学生设计的学习营、给中学生的“生涯规划营”、给家长及孩子的亲子教育活动、给董家教成员的华教讲座以及给全体社区居民的华教资料展,让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群众有机会接触社区关怀的概念。


培训社区未来接班人

社区关怀也带动青年及大专生到各社区协助进行活动,让居民们体会到原来还有许多年轻人愿意献身关心家乡的发展,过程中也感染了当地的青少年及年青家长想为家乡做点事。“承前启后”在投入的过程中显现,加深了大家对家乡的情感,对社区教育的概念也更趋明确。


社区关怀渊远流长

社区关怀活动的开展着重于长期的延续工作,所以将长期配合及鼓励在地社区居民的参与,加强推动社区教育工作的前线队伍。呼吁大家一起关心社区发展,做自己家乡的主人。


这份事业需要您的参与

在社会工作或大专求学期间,欢迎青年及大专生参与我们举办的一系列活动。我们希望年轻人走出象牙塔、走出办公室,在个人生涯规划中注入“关怀社区,回馈社会”的观念,让参与类似工作成为生活上的一种习惯。通过此活动也将加强年轻人的社会接触面,扩大生活视野,结识来自各地、各大专的志同道合伙伴。这项志愿工作肯定需要您的真心奉献及自愿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