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November 2010

校园选举,选什么?

编按:本文是全国青年与大专生峰会系列文章之一。隆雪华青将于2010年12月11(六)至12日(日)假英迪国际大学举办第一届全国青年与大专峰会,其目标是为了加强青年与大专生对国家议题的认识与了解,以及提供平台予青年与大专生共商国家议题,以便能够一起推动国家发展。

作者:邹宇晖
转载:当今大马

马来西亚大学校园选举历史由来已久,在大学生积极问政的六七十年代,校园选举可说是除了大选以外,另一个广受人民关注的选举,因为被推选出来的学生会领袖除了是学生的领导人,也是人民的喉舌,当时的学生领袖都频频针对社会不公向当权者呛声,在反对党积弱的那个年代,这个角色更是明显。

universiti student auku uuca parliament protest 180808 081969年大选,联盟(国阵前身)面临重挫,敦拉萨在取代东姑阿都拉曼成为首相后,面对在野党与学生力量的威胁,双管齐下,左手收编镇压在野党;右手制定《大专法令》,全面钳制蓬勃发展的反对运动。

政府意识到,要铲除学生运动的势力,就必须“虚化”学生会(Persatuan Mahasiswa),因为学生会是培育学生领袖的温床,也因此,《大专法令》修改多次,目的之一就是要直接架空校园选举选出来的学生会权力,并在校园设立学生事务处(HEP),接管校园行政,取代学生会的角色,最为讽刺的是,当初耸立在马大的学生会大楼如今已先后成为保安事务所与学生事务处的办公楼。校园自主,学生自治精神已经被可恶的《大专法令》彻底粉碎。

学生代表理事会无自治权


为了粉饰校园民主,《大专法令》并没有废除校园选举,只不过选出来的不再是学生会,而是没有任何实权的学生代表理事会(Majlis Perwakilan Mahasiswa)。近年来,校园闹得轰轰烈烈的选举,选的就是这个毫无任何自治权的学生代表理事会。

reformasi 1998 270808 0298年烈火莫息运动发生前,校园选举几乎无人关注;然而在后烈火莫息年代,校园政治气氛也与校外一样升温,校园更分裂成蓝绿两阵营,蓝派(后期称亲校方阵线—校阵)被视为校方及国阵的代理人;而青派(后期称亲学生阵线—学阵)则被视为亲在野党立场,蓝绿的斗争就宛如朝野在校园的代理人之战,校园选举的新闻价值突然水涨船高,媒体纷纷开始给予广泛的关注与报道。

先不论校园选举存在多少不公,不能否认的是,蓝绿两阵营的斗争近年因为308 政治海啸的冲击而演变得更为激烈,这可从今年年头的校园选举发生学生包围算票中心与校长楼的事件就可见一斑。

在一片喧嚣叫骂声中,也有许多学生和公众人士开始质疑校园选举的意义何在?它是否只是1个校方和2个阵营的每年‘例行公事’?哪一个阵线中选对校园和社会到底起着什么样的影响?到底大学生搞选举,是不是只是玩泥沙而已?

“投谁都一样的啦,2个阵线都是烂苹果,不能做到事情的!”这是部分学生对学生代表理事会的想法。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毕竟学生代表理事会早就被架空权力,哪一个阵营“执政”,也无法制定校园政策造福学生。

那既然如此,为什么两大阵营还要每年摩拳擦掌参选?赢了之后又怎样?还不是得看校方脸色?

无实权但能制造舆论

校方扶植出来参选的学生,目的在于抗衡有“反动”意识的亲学生阵线,毕竟亲校方阵线如果执政后,不会(或不敢)违逆校方意愿,并也愿意为校方或政府实行的条例或政策护航。

NONE根据《当今大马》的报道,2006年1月27日,现任首相纳吉当时接见17个国立大学的学生代表理事会,当时的学生代表理事会都是由亲校方阵线掌控,他们‘要求’政府不要废除大专法令。

“纳吉过后就在记者会上表示,学生们一致支持继续执行《大专法令》,政府也接受这个建议,不会废除《大专法令》。在场的各大专学生代表皆报以热烈的掌声。”

从以上事例就可以得知政府和校方每年都要派学生去打选战的用意,因为这些学生可以“合理化”他们所实行的政策,让无论好坏的政策,都有其民意和舆论基础,毕竟学生代表理事会是经过校园整2万名学生选票选出来的“校园代议士”。

由此可见,学生代表理事会虽然没有实权,却还拥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代表着学生的心声。中选的学生代表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制造舆论,扩大影响力,这也是为何亲学生阵线明知道每年即使中选后,无法制定政策却依然参选,毕竟如果能赢得学生代表理事会,就可以在舆论上牵制校方和政府。

student rally at putrajaya 271005 auku banner去年马大校方提控邀请政治人物入校的马大华文学会辩论组成员时,当时执政学生代表理事会的亲学生阵线就不断给予声援,甚至到国会向副部长请愿,在一连串地舆论攻势下,最后成功迫使校方宣布被控学生无罪。如果当时在马大执政的是亲校方阵线,被控的学生是否会获得学生代表理事会声援可都是一个未知数。

在还未废除《大专法令》,归还学生会自治的权力前,校园选举还是有它一定的存在价值,选出来的学生代表理事会固然没有了像40年前一样管理巴士和租借场地予学生团体的权力,但他们依然是校园的代议士,只要善用这个平台,学生也一样大有可为。试想想,若17间国立大学的学生代表理事会都站到最前线反对《大专法令》或《内安法令》,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力量?

注:作者邹宇晖是前马大新青年协会外务副主席,曾代表马大获得全国大专辩论会总决赛最佳辩手,现为一名政治工作者。




11 November 2010

青年劳工的挑战:崩溃中的青年

编按:本文是全国青年与大专生峰会系列文章之一。隆雪华青将于2010年12月11(六)至12日(日)假英迪国际大学举办第一届全国青年与大专峰会,其目标是为了加强青年与大专生对国家议题的认识与了解,以及提供平台予青年与大专生共商国家议题,以便能够一起推动国家发展。

作者:赖康辉
转载:当今大马

目前社会有一现象,既是青年将面对严峻的经济挑战,甚至受到当前世界经济的严重冲击。80年代前的青年或能幸免于这波经济冲击,但是大多数80年代后的青年在就得面对严重的剥削和经济困境。

protest against foxconn taiwan 090610 01社会没有看到80年代后的经济困境的真正原因,反而大家都为他们的困境或失败冠上各种名号。社会以草莓族 、布丁族和豆腐族来形容80年代后的青年外表光鲜亮丽、甜中带酸的生涩、在温室中长大及一捏就破的特性,无法面对毕业后的工作压力。世界工厂中国富士康发生多宗青年跳楼案后,有的社会人士就为现代青年冠上低抗压性、温室长大的草莓族。

社会也以“蜗牛族”来形容青年为了拥有房子,不惜节衣缩食来背负长期房屋贷款。老实地说,现在的青年已没有能力购买房子,他们若要购买双层排屋或公寓单位(地点稍好的地方都没有廉价屋或单层排屋,不然就要挤廉价组屋),必须背负庞大的长期贷款,不然就需要父母的资助。一些人更以“蚁族”来形容“80后”的一个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这现象其实也不止出现在人口大国中国,同时也出现在各个国家包括马来西亚,许多大专生在毕业后因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低而共同租房子来聚居,以节省开支。

民间更以凄凉的名字“啃老族”来形容时下依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所谓的啃老族其实就是新的“失业群体”或“低收入群体”。他们的薪金微薄或失业,因此还需依靠父母供养和救济。除此之外,就连时下青年也自嘲本身为“月光族”,就是每个月赚的钱都用光、花光。

青年贫穷人数正以高速增长


世界各个国家的贫富悬殊似乎也有愈来愈严重的现象。青年贫穷人数正以高速增长也似乎是世界的趋势,大专青年赤化的现象也日益明显。国际劳工组织(ILO)报告(注一)指出,目前国际15至24岁青年失业率正大幅攀升,预测2010年青年失业率高达13.1%。

在我国的青年情况也不乐观,每况愈下的劳工福利和待遇就更令人担忧堪虞。由于我国农业、工业、建筑业等国家重要支柱行业的工资低廉以及工作极为辛苦,这些行业已经难见青年踪迹,反而都由外劳取代,雇主们得以进一步边缘化青年劳工,并向外劳招手并进行大幅剥削,以获暴利。试问一个月四、五百令吉的薪水而且工作辛苦,谁要干呢?奇怪的是,我国的多数青年去了哪里呢?

青年多数进入销售与服务业

他们大多数都在销售与服务业工作。许多青年甘愿在商业广场当销售员,也不愿前往3D(危险、肮脏、低工资)行业工作。如果你试着到吉隆坡旅游胜地茨厂街逛逛,你也会发现已经没有多少个青年在那里当档口管理员,大多数的档口已由外劳取代,而在那里工作的青年都是兜售盗版光碟及色情光碟的销售员。

factory workers sweatshops 090107 shoes以上现象看来,我国青年出来工作的,大多只有四种选择,否则就得失业。一部分大专资格的青年将会成为专业人士如律师、工程师、会计师、建筑师等;另大部分大专资格青年都投入金融业、保险销售员、公司销售员、行政人员等;至于中学毕业的青年则将从事公司仓库管理员、快餐厅员工、汽车摩托维修员等;剩下另一种就是看破辛苦工作仍无“钱”途和前途的青年,又不甘失业遭人白眼,他们唯有挺而走险“捞偏门”,如从事翻版光碟、刮刮乐、打着为老人院孤儿院的名义非法筹款、酒吧看管人、地下万字等。当然,有部分青年会去当攫夺匪、收保护费的私会党员、大耳窿收账员等。这就诚如国际劳工组织经济学家卡普索斯(Steven Kapsos)所说“青年人一旦失业就别无选择,他们必须工作,大部分人最后不得不转入非正规经济部门”。

因此,总的来说,当下青年一旦无法完成大专资格,其面对的人生风险是颇高,尤其是在高度绩效制的年代。值得一提的是,40年前,一碗面是20仙左右,而那时工资从200至400令吉等,当时就算独自面对生活也绰绰有余;然而,今天一碗面的价格是4令吉左右(40年前的19倍),莫说750令吉(40年前的2倍左右)的工资,就算是2,000令吉(40年前的1.5倍)的工资,恐怕也要捉襟见肘。这也就是说我国40年来的物价涨了接近2,000%,而工资却只调整了100至200%而已。世界银行的最近研究报告也指出,马来西亚的工资在过去10 年只增长了2.6%。(注二)试问,现在这种经济压力是普通人所能够承受的吗?可见我们的青年真是超人啊!

青年创业梦仿佛在发白日梦

2000年开始,由于许多大专青年看到打工的情况日益糟糕,但是他们却又无法洞悉我国制度的操作和其真实目的,他们普遍上又抱有发达的梦想,个个都想创业。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别有居心的人士就利用了这点,大力鼓吹传销致富梦,说什么“只要肯努力付出,一定可以园梦想”。当时,许多的多层次传销(其实模式仍然是以金字塔为基础)就红极一时,如卖香精的、卖金币的、卖省燃油的、卖各种产品的,甚至包括卖保险的。后来,那些卖香精的、卖金币的都崩溃了,许多大专生自己的钱或借来的钱就血本无归了。

当时许多大专生真的以为所谓的多层次传销就可以致富,殊不知这只不过是金字塔游戏,只有最高几人能够真正致富,底下的就是“垫尸体”。也难怪,正如许多人所知道富豪是多么的勤劳经营其企业,有的富豪只睡4小时,但是鲜少人会注意到这些富豪其实大多数时间其实是花在官商交际上。其实,所谓的创业,既是要和政府有关系,许多富豪都与执政集团领袖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就连贷款也是在由政府作为后盾下而更轻易获得融资。

因此很多时候,青年创业梦就好像是在发白日梦,青年包括大专生和中学毕业生,若想有更好的生活,他们不该只沉醉于各种媒体所宣传的企业家成功秘诀,反而应该关注的是大多数青年最后都会成为劳工,并会面对一大堆的劳工福利问题。2010 年代开始,我国步入了廉价劳工时代,通货膨胀,薪金十年不变将犹如魑魅般缠绕青年。

劳工法并不保障最低薪金


mtuc minimum wage salary protest 080807 minimum目前,我国的劳工法令(我国劳工法令被称为Employment Act,翻译为雇佣法令,单从名字上的意义来看,就已觉得该法令不倾向工人权益)看起来好像“反劳工法令”。我国劳工(俗称打工仔)并没有最低薪金的保障。怡保西区国会议员古拉就说了:“世界各国的劳工法令都是为了保护劳工权益而设,但我国的劳工法令不但是对资方友善,还伤害劳方利益。”以我国连锁便利店为例,其薪金为每小时仅3令吉50仙,难怪我国条件较好的劳工都爱到工资较高的国家工作。以国人爱到的澳洲为例尽,先进的澳洲就设有最低薪金制,经济不景气时,其最低薪金不减反增,从2008年的每小时14.31澳元或每星期543.78澳元增加到2010年的每小时15澳元或每星期569.90澳元。

我国人民的生活素质日益低落,劳工的权益也已经被侵蚀至底,若当今青年不给予关注,恐怕我国将陷入经济动荡中,接着治安将进一步恶化,民不聊生恐已不远。

与其冷眼旁观,不如行动起来。没有关心、希望和行动,我们的国家和世界只有继续沉沦下去,甚至走向万劫不复的野蛮国度。只要行动起来,青年可以给予我们的国家和世界改变,团结就是力量。青年应当关心政治与经济,了解当下资本主义世界, 更重要的是行动起来,加入公民社会团体为理想公民社会而进行抗争。要更好,就要改变!

注释:

(一)国际劳工组织(ILO), The world economic crisis and the record increase in youth unemployment,http://www.ilo.org/pls/apex
(二)大马局内人(The Malaysian Insider), The case for a minimum wage — Andrew Lo,http://www.themalaysianinsider.com
注:作者为隆雪华堂青年团秘书。





初恋、迷恋与文化卖弄

作者:关志华
转载:当今大马

2010年对于大马华语电影制作来说,是个“大日子”。《大日子woohoo!》和《初恋红豆冰》(以下简称《初恋》)的出现,仿佛为大马华语电影制
movie chu lian hong dou bing
作献上一线曙光。

汇集了许多歌手以及艺人的《初恋》,也让许多大马华裔观众趋之若鹜。《初恋》进军香港中国,以及报名台湾《金马奖》15个奖项,更被看成是“本土”华语电影制作的吐气扬威。阿牛在台湾上张小燕的综艺节目谈到《初恋》须缴20%娱乐税一事,顿时成为媒体焦点,许多华裔政治人物和领袖也开腔为阿牛声援。

《初恋》所发给媒体的剧情介绍也这样写到,“影片结合了70、80、90年代的集体回忆,也让本地华人回味当时的南洋乡镇情怀而产生共鸣,并要全世界透过影片内容认识我们马来西亚华人的生活点滴”。而阿牛也在多次接受媒体访问都强调这是“一部属于大马的电影”。

全球化的本土性生产

然而,我们并不能毫无条件的就接受这部电影就是在呈现马来西亚(华裔)的“本土”。笔者倾向于把这两部电影看成是所谓的“全球化的本土性生产”(the global production of locality)。而其中媒体,更成为全球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些媒体每天为全球观众生产大量五花八门的影像和叙事。这些影像和叙事,让全球消费者可以想象他们自己的生活,更想象活在其他地方的人的生活。因此,通过这全球化的媒体如电影、电视和影视光碟,以“生活”为素材的“本土”,可以变成了一个可以流通全球市场的一个卖点。

引领观众导览老旧景物

《初恋》的基调是怀旧的。然而,它的怀旧,却是建立在强烈的城乡对立上。《初恋》的第一幕,主要是通过许多推轨镜头来进行。

movie chu lian hong dou bing 04由阿牛自己演出的主人公Botak从在老式杂货店走出,经过摆满货物的骑楼。Botak一面走一面收拾放在骑楼的老式咖啡杯。在转角的另一个骑楼,有两个小孩在玩耍、一对老人在下棋、一位老妇人在看报纸。镜头接下来为观众呈现的是骑楼上悬挂的竹帘、骑楼的石砖地、停放在骑楼的自行车以及自行车在石砖地上所投下的影子。

接下来Botak经过木炭店前遇见女主角打架鱼,他跟着打架鱼越过马路。过后电影以全景镜头呈现了Botak和打架鱼从一排旧住宅前经过。这一幕的推轨镜头,非常明显的扮演着一种导览者的角色,为观众“博物馆式”的导览各种“古朴风貌”的老旧景物。

movie chu lian hong dou bing 05接下来的许多幕中,电影镜头更毫不倦怠的为观众呈現老式咖啡店、旧式冲泡咖啡的方法、穿着白色汗衫在老式咖啡店喝着咖啡的白发老人、店里的堂号、旧式招牌、漆面剥落的旧建筑墙壁、印度裔的理发店等。

迷恋没发展的“原真性”

《初恋》的叙事几乎都发生在那个纯朴的小镇,描绘大都市的镜头,也只有最后一幕才出现。但这不代表这部电影没有城乡对立的元素。
movie chu lian hong dou bing 01电影有一幕描写打架鱼为了见她的父亲,和Botak一同到槟城去。在槟城,打架鱼的父亲竟然是住在姓周桥上。但问题是,80、90年代的槟城,早已搭上了现代化的列车,现代化的建筑随处可见,为什么打架鱼的父亲就非要住在姓周桥不可?电影这一幕还描绘了各种姓周桥的“生活奇观”,例如一群人在木屋内赌博,因为警察找上门而慌乱的逃跑,一些赌徒甚至跳入海中逃生。难道赌博,就是马来西亚华裔的“本土”文化?

笔者认为,阿牛选择姓周桥,就是那地方所散发的“原真性”(authenticity),而这现代化发展痕迹稀少的“原真性”,实际上就是阿牛对“本土性”的一种文化想象。在阿牛镜头中的槟城,现代建筑很少出现,或者在远处失焦朦胧,连打架鱼要打电话,也要在战前建筑前进行。从这种非常自觉性的选择呈现,与其说这部电影是Botak对打架鱼的初恋情怀,不如说这是阿牛对古旧景物的迷恋情怀。

自行车凸显传统现代对立

movie chu lian hong dou bing 06因此,在这部电影里头,传统和现代化的对立是非常明显的。这种对立,清楚呈现在电影对自行车的运用上。自行车在这部电影里是代表着传统,更往往有着美好或者较正面的涵义。Botak与打架鱼相处的时候,很多都被自行车所陪伴。打架鱼与母亲坦诚交心的那一幕,也是在自行车上进行。Botak从流氓马麟凡手中“解救”打架鱼,也是用自行车撞向马麟凡。

相反的,除了自行车以外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在这部电影里有着较负面的涵义。流氓马麟凡所乘的便是电单车。而电影里头最显着的汽车,便是被打架鱼所厌恶、追求打架鱼母亲的计程车司机所拥有的计程车。这自行车与其它交通工具的对立,在打架鱼离开的那一幕最为显着。巨大的巴士车,正准备把打架鱼载离小镇到新加坡去。Botak 试图在打架鱼离开前把自己的情信交给打架鱼。他拼命的踩踏自行车要到巴士站去,却被侧面而来的电单车撞倒。满身伤痕的Botak到达巴士车站,却又被另一辆巴士所撞击。导致他最后忘记把情信交给打架鱼。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电影如何通过自行车和其它交通工具的对立,来描绘传统和美好如何被现代化所入侵和破坏。

为跨国市场订造的“本土”

movie chu lian hong dou bing 03电影向来都是一种跨文化的产物,而电影的商业性质,向来都是以区域性或者跨国性的形式来运作。一部电影要在全球电影工业中生存,就必须思考如何跟这工业协商,以及有效的参与它。像李心洁、梁静茹等这些经过台湾香港“文化包装”的娱乐明星,我们已经不能轻易的把她们定义为“马来西亚艺人”,这些“跨国华裔艺人”,却有助于把这部电影推销至其它以华裔为主要观众的国家。可以說,它的制作本来就具有进入这种跨国电影市场的野心。

因此,独特的“本土”景观,便成为了进入全球市场的重要视觉卖点。在阿牛的强烈的怀旧迷恋以及城乡对立的叙事策略下,马来西亚的“本土”、马来西亚华裔的“集体回忆”,都被转化为跨国观众所精心制作,一幅又一幅美丽的乡镇“文化风景图”,以及一轮又一轮的“古朴”文化景物导览。

当然,这部电影挑战大马国家电影定义的精神,是值得赞许的。走入全球,也许更能摆脱国家对文化话语的钳制,开拓更多文化交流的可能性。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毫无批判性的接受这部电影自我标榜的“本土性”。

注:作者是拉曼大学新闻系讲师。





第一届全国青年与大专生峰会

日期:2010年12月11与12日(星期六与日)
地点:英迪国际大学(汝来院校)

为了加强青年与大专生对国家议题的认识与了解,以及提供平台予青年与大专生共商国家议题,隆雪华青将于2010年12月11(六)至12日(日)假 英迪国际大学举办第一届全国青年与大专峰会,希望能借此机会链接青年与大专生之间的联系与建立共识,以便能够一起推动国家发展。

此峰会将会设一个主题演讲,所涉及的国家议题讨论范围包括政治、经济和教育。

每个领域都会邀请来自执政单位、在野党、专业人士和评论人共同提出意见。接着,参与者将被分组进行讨论,以便能在峰会的最后阶段公布一份宣言,并呈交一份备忘录于不同领域之负责单位。

年轻人的声音,一直以来是被忽视。因此,来自不同背景、领域的青年和大专生将借此峰会进行意见交流,并向相关领域发出明确的信息。

欲询问详情,可联络隆雪华堂秘书处 03-22746645。
有兴趣报名者,可下载以下的报名表格。




09 November 2010

华教的敌人?——试从多元实践谈华教“困境”

作者:张佳文
转载:当今大马

近日来,因迦玛的华教言论而引发了讨论热潮,除了黄进发徐威雄黄集初以外,日前王国璋也提出了看法,从民族国家与多元主义两个概念来辩证华教问题。与之前数位作者所不同的是,王国璋指出马来西亚中文社群近年在讨论华教问题时,已逐渐引入了多元主义的概念。
new era college 131108 the stone 01

王国璋提到的这一点其实非常有趣,至少引发
徐威雄的回应,认为王国璋与黄进发等人的评论下,华教好像成了多元主义的对立面了。其实,我认为王与黄等人在评论华教时虽带有多元主义的观点,但仍然流于概念式的反思,而非对于具体现实层次的华教论述以及运动实践的探讨,黄集初也指出了王似乎是在回避有关议题。

虽然本文也想淌这趟浑水,但为避免讨论失焦,我在此必须说明,本文旨在探讨华教本身的多元论述具体内涵与实践为何,其他诸如“重构华教论述”或“谁是华教敌人”等面向,恕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多元主义作为正当话语

基本上,马来西亚争取华教权益的人常把多元主义当作一个正当的话语来说,但是我们很少见到对这一说法作比较深入的阐述工作,其实华教“多元”论述里头有许多疑团,是鲜少被探讨与厘清。因此,“多元”作为华教运动论述上的修辞,它与现实之间的关连,以及实践上的向度,是本文在此想尝试探讨的课。当然要说明的是,探讨华教问题并不是在此就否定了华教运动,而是希望能引起更多的激荡与讨论。

多元主义所指称的是什么东西?它所追求的目标又是什么?这并不能空泛地去谈这个理论如何正确,或这个目标是如何地美好,其必须放置马来西亚华教运动现实的发展与实践上头检视,才能厘清其对多元的指涉为何。

用“多元”对抗单元教育

从《巴恩报告书》揭橥了消灭华教的意图后,华教运动从此以“多元”理念力抗政府“单元”教育政策,教总(注一)与董总(注二)的组织简介更是开宗明义指地指出,华教运动所争取的是各种不同源流的小学能共同存在与公平对待,以及捍卫华教的发展空间。既是说,华教所追求的多元其实是指“多元共存”。

华教运动领袖对“多元”的定义更是清楚阐述了其内涵:“‘单元’概念主张以单一共同语文(即作为国语的马来文)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教学媒介;‘多元’概念则强调‘共同课程、多种源流’,主张不同源流用各自不同的语文(即各民族的母语)作为教学媒介 。”(注三)

多元仅指不同源流学校的并存

machap chinese school hall 040407 entrance“多元共存”这当然也是多元理念的其中一个向度。但是,从华教运动对“多元”的界定可发现,其所争取的“多元文化”仅是不同源流的学校能同时并存于马来西亚,这与西方国家的多元文化理念不尽相同,华教运动的多元论述并不是追求个人对多元文化的认识与实践。

我们可以再从“教育”与“运动”两个层次来作探讨华教的多元性或多元文化。首先在教育方面,独中教育虽然宣称三语并重,可是其三语的比重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华文、历史、地理等科目通常使用华语文教学;许多升学主义导向的独中的英语教学则落在功利取向的理科与文商科的课本;但是,作为国语的马来语仅有一科国语教学,而这一科就单纯只教国语而已,独中教育没有其他科目或教材是教导学生认识友族社群的文化、历史、风俗与人情(不管马来社会、印度社会或原住民社会),这种不平衡的“多元”三语取向长期以来即存在各独中。

多元文化论述的匮乏同样反映在独中教育的理念上,华校的“民间教育部”从来没有一套理念清淅的教育论述,华教的教育目标是什么?独中要培养出怎样的学生?学生应该具体怎样的(多元)价值观与认识?以这十多年来独中推行的教育改革来说,从早期的素质教育、赏识教育,到魏书生的教育理想,这些教育论述与理念全都是中国的泊来品,后来1996年开始集全国独中教育者的力量共同讨论,在2005年终于推出具本土观点与价值的《独中教育改革纲领》,可是到了2008年却被放弃,改推引进自中国的“成功教育”(注四)。

是否有“多元”运动实践?

sos damansara school open for schooling在“运动”的实践方面,华教运动是否“多元”?其实华教运动一直以来缺乏与非华裔社群和非华语团体的联系,号称“争取母语权益”的华教运动鲜少关注母语权益同样受到压逼的印裔社群或原住民团体。2002年白小事件的发生,因缘际会让部份学运成员进驻到董教总,从此协助华教运动展开了与NGO非政府组织的密切联系,但随着学运成员在这两年悉数离开,董教总与非华裔/华语的NGO组织联系巨减,如今的运动方向又回到为以华人社群为主。

虽说华教运动是单元教育政策结构下的产物,但是在种族主义政治结构下的我们仍然拥有主观能动性,既我们能选择“如何”回应压迫,所以才有60年代林连玉提出的“争列华语文为官方语文”以及80年代林晃升将母语结合民主、人权的论述。也既是说,对于实践多元的主动性仍然掌握在我们行动者的手中。其实,比起过往的年代,如今这个时代更具有实践多元的可能性,华教论述该如何重构,其实应该从华教该如何具体实践多元开始做起。




08 November 2010

青年与司法

编按:本文是全国青年与大专生峰会系列文章之三。隆雪华青将于2010年12月11(六)至12日(日)假英迪国际大学举办第一届全国青年与大专峰会,其目标是为了加强青年与大专生对国家议题的认识与了解,以及提供平台予青年与大专生共商国家议题,以便能够一起推动国家发展。

作者:洪伟翔
转载:当今大马


china beijing university former headmaster cai yuan pei“学生是时代的眼睛,社会的良知。”这一句掷地有声的话,出自著名学者前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之口,意思就是学生或更应该说青年人就是国家和社会的动力,是促进国家改革,推动国家前进的主要推手。

这句话说的真是一点也没有错。普遍上来说,青年人相对于较年长者,更具有改变的决心,突破困局的毅力,这绝对是社会改革所不得不拥有的核心力量。无怪乎早至几百年前的法国大革命,还是到近代的六四事件,或是在我国发生的种种不公事件,参与抗争,努力追求平等,永远都不会缺少了青年人的踪影。活力四射的青年人,扮演着的就一直是这么重要的角色。

同样的,在我国你也绝对不会少看了青年人在参与改革上的身影。不管是各政党的青年团,还是非政府组织如隆雪华堂的青年团,都是对我国社会不公,民主不彰时发出第一炮的炮手,而激荡思维,创造舆论的,也不乏青年人的身影。但很遗憾的,在司法的这一块,相对于对立法及行政,青年人对司法的关注程度看来还是没那么积极。或许厚重的法律条文,繁琐的司法程序是造成青年却步的主要原因?

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不应该的!

duta court complex 080607应该没有人不知道,民主国家里的最基本理念就是三权分立,曰立法、行政、司法。立法,即是我国国会,其代表通过人民的选票选出,并以此制定国家法律政策。行政,顾名思义,则是行使政务的主体,法律、政策经过立法机构制定颁布之后,就由行政机关执行。司法,则是独立于两者之间的另一主体,是人民寻求正义,解决争端的地方,人民可以通过法庭来解决对法律以及行政指令所产生出的争端。简答来说,这即是三权分立的基本概念。

三个主体,看似毫无相干,各自行使权力,河水不犯井水;但事实上三者却又相互牵连、互相监督制衡,少了任何一方都不能成事,因此三权分立当中的任何一权都是是构成民主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缺一不可。司法所扮演的角色,绝对不会比其他两权中的任何一个来的差,因为司法可是唯一能让民众伸张正义,对政府的不公提出上诉的唯一管道!诚如著名的前联邦法院大法官哥巴斯理南所言,司法是保障社会公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所以说青年人必须了解到自己在司法底下拥有什么样的权力以及保证,这样子的保障到底有没有获得真正的实行?法庭到底有没有站在维护社会公益的这一边上?当立法制定的法律出现不公时司法有没米有站出来维护公正?当行政滥权腐败时司法有没有即时的给予判刑,纠正过错?

以上的种种的种种,都是一个心系家国的青年人所必需时刻关注的。司法是民主的最终底线,也是人民的最后防线,所以我们才必须更关注他的独立性,以更大的舆论来监督司法的运作!

青年人,大马司法需要你的关心!

注:作者是马大前辩手,现为实习律师。





01 November 2010

追悼林连玉先生逝世25周年纪念暨华教节系列活动

转载:当今大马

全国十五华团于1987年宣布把林连玉逝世日定为华教节。华教节是华文教育节的简称,这是以林连玉先生的忌日定为“华教节”,其目的是纪念林连玉先生对华文教育的贡献,也希望藉此宣扬他的多采多姿、共存共荣的主张,并贯彻他的理想;同时赞颂体现林连玉精神的华教工作者或团体,所以它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意义。

林连玉基金每年都在华教节举办一系列活动,其中包括晚会、林连玉精神奖颁发典礼、林连玉讲座、林连玉墓园公祭等活动。而林连玉基金今年也将于2010年12月19日(星期日),早上八时正,在吉隆坡福建义山林连玉墓园举行林连玉公祭礼。

本会将在公祭仪式结束后,于吉隆坡尊孔独中礼堂备有茶点招待,接着十时正,将举行林连玉精神奖颁奖典礼;下午2时则在隆雪华堂举办第二场的<春雷动地>史诗歌舞剧。

本会谨此吁请各学校、单位或社团组团或委派代表出席这项追思凭悼仪式,以对这位为华文教育鞠躬尽瘁的华教义士致予最崇高的敬意。

有意组团出席此追思仪式的学校及团体,请联系林连玉基金行政部。

有意在此项追思仪式中联名集体献花圈之团体或个人:(1)在填妥随函附上之回条后,联同支票或汇票寄至林连玉基金行政部;(2)直接汇款,林连玉基金大众银行户口(PB3155631331),汇款后,请通知行政部或将汇款单据传过来。

联名献花圈之每个名额款项为RM120,多惠益善,剩余之款项则拨入“华教节常年活动基金”,作为本会每年推展华教节之活动经费。支票/汇票请志名“林连玉基金”或“LLG Cultural Development Centre Berhad”,谢谢!

顺颂 时祺

林连玉基金主席
杜乾焕博士 谨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