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October 2011

花落燕归来

文 : 郑丁贤
转载 : 星洲日报|评论|

大马燕窝在中国大滞销,面临崩溃。

我不禁为养燕的朋友感到担心。这一两年来,已经有好几个朋友,结束原本的生意,或是卖掉一些资产,投资在养燕生意。

一点也不奇怪,华人的商业嗅觉灵敏,只要嗅到铜香味,逐香而来。

有人花了几万令吉,租了一两间店屋,找来印尼工人,把屋子封起,打了两个洞,就等着燕子来送大钱。

也有人花了数百万令吉,购置旧屋,或是自建燕屋,为燕子打造豪宅。

燕屋配置音响系统,吸引群燕来开派对;里头设备一应俱全,温度和湿度恰到好处,喷洒燕子最爱的阿摩尼亚味,还有闭路电视保障燕身安全。

养燕人抱着比奉养父母,培育孩子更加虔诚的心意,为燕子打造幸福家园。他们只有小小的要求,就是希望燕子多吐点口水。

这点要求,实在不过份。

单单在中国,暴发户和干部,以及遍地的小皇帝和小皇后,都希望靠燕窝养好龙体,以便身强体壮,耳清目明,润肤养颜;很快就可以超日赶美,登上世界最大经济国的宝座。

大马每年生产的燕窝,加上燕窝罐头、燕窝即食面、燕窝咖啡等等,那是百亿令吉的大生意。

中国经济继续成长,燕窝生意就一路长红;到时,全马的店屋和排屋,半数以上改装成为燕屋并不足为奇。

连全马第一街,马六甲荷兰街的百年古屋都不能幸免,出现多家燕屋,可想而知,大家随时要有与燕为邻,与燕和谐共处的准备。

至于燕屋外的垃圾,燕屋散发的异味,燕屋粪便传播的细菌,燕屋绕梁不绝于耳的派对音乐,燕屋结构对邻舍造成的威胁……;唔,在赚钱高于一​​切的原则之下,当然不是燕商燕农的问题。

只是,需求那么大,供应跟不上,燕子吐完口水,直到吐出血来,还可以当作血燕。

血燕之外,还有人用猪皮、树脂、海苔、墨鱼为原料,再涂上面粉、鸡蛋、浆糊等材料,制成山寨燕窝,那也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创意的完美结合。

此外,还可以向中国广大的黑心产品看齐,加入大量亚硝酸盐,回馈市场支持。

对不起,养燕的朋友,这种短视的商业操作,不能持久;即使在中国,也要遭到市场的惩罚。

或许,没有养燕的朋友,可以稍微放心,一旦燕窝市场打回原形,大家无须担心与燕为邻。

一场养燕热潮,正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星洲日报/马荷加尼‧作者:郑丁贤‧《星洲日报》副总编辑)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