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December 2010

林连玉纪念馆

林连玉纪念馆

概念


希望改变过去传统文物馆的静态展列形式,它除了有静态的文物展列,同时也设有动态的多元活动空间,通过动态与静态的结合,能更有效的推介林连玉先生及其精 神。为了带动不同层次人士的参与,纪念馆将设立定期的活动项目,此外也为参访团体设计活动。林连玉纪念馆标志着民族争取民主、追求正义、契而不舍的精神, 它是历史的记载与见证。我们希望建立一座肃穆庄严,能展示历史文化内涵及洋溢多元人文精神的纪念馆,以呈现承先启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内容规划

· 多元活动室或小礼堂:可当作讲座、研讨会或接待参访团体。

· 林连玉全身塑, 林连玉巨型画像

· 林连玉文物展列(包括遗物、家书、亲笔文告及重要会议记录等)

· 林连玉生平事迹简介, 林连玉基金简介及发展

· 各名家或单位赠品(书、画、雕刻等)

· 会议厅/放映室:供开会及放映与林连玉先生有关之短片。

· 展览厅:供书画展或其他文艺展,除了供本会用之外,也可出租。

· 林连玉基金办公室

· 林连玉资料室

为何要设立纪念馆?

曾经有人问:


"
为何要特地建立一座林连玉纪念馆来纪念已经作古的人?"
"
为何要建林连玉纪念馆而不建造一座华人文化馆取而代之呢?"

林连玉纪念馆不仅仅只是一座纪念馆,同时也是一座代表着民族尊严、民主、民族教育的标志与象征。


这一个坐标,将提供设备齐全的研究及文物保护中心,集中及完善保存林连玉先生的文物;以让后辈子孙可以全面了解马来西亚华教历史、民主斗争进程,更能从林 连玉先生的生平事迹中得到启发,进而造就一个共存共荣的国家。

这几年来,各地陆续提出了建设华人文物馆的建议,这是值得让人欣慰的。


有人建议建造一座大型文化馆,把所有华人历史文物尽录其中,这未尝不可,可是这座文化馆要建在什么地方呢?


这座集百家的文化馆要由谁来负责收集、处理各种文物呢?


因此有人笑说:"我们终于可以看到关帝爷、孔夫子、佛祖、叶亚来、妈祖、大伯公、林连玉、陈祯禄等满天神佛加先祖及近代华社领袖共聚一堂,皆大欢喜了。"

马来西亚十三州的华族生活文化皆有其特色,而林连玉先生展现的却又是另一个超族群、跨宗教的精神,他提倡的是母语教育的重要性、各族人民要共存共荣、并且 要效忠国家,这种思想必须延续下去并续展开来。

我们切勿神化林连玉先生,我们遵循的是他的精神、他的目标以及继续林连玉先生未完成的民族使命。

因此林连玉纪念馆必定要建立起来,成为一个文化传承、教育延续的根据地。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灵魂,便成为一具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行尸走肉;
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灵魂的思想建设,便无法踏入文明世界,并逐渐走入灭亡的道路;

林连玉被尊称为"族魂",便表示他在华族的地位,然而,在他一生的所作所为,却又超越了种族的藩篱。

君不见,林连玉先生逝世后的二十几个年头里,直至今天,社会道德逐渐败坏不堪、母语教育被边缘化、民主人权及言论自由受到打压等的现象越趋严重,我们必须让林连玉纪念馆建立起来,让这个文化中心把林连玉精神散发出去,让这所拥有灵魂的建筑物唤起大家对这个国家的建设及效忠!



27 December 2010

林连玉语录

转载:林连玉基金

1.我们的文化,便是我们民族的灵魂。(1952年11月16日《全马华校董教及马华公会代表联席会议宣言》
2.我们文化的传递与发扬,必然寄托在华文教育的继续存在及发展的上面。(1952年11月16日《全马华校董教及马华公会代表联席会议宣言》)
3.我们的子子孙孙,将要世世代代在这可爱的土地上,同工作,同游戏;在遥远的将来,更可因文化的交流,习尚的相染,把界限完全泯灭,而成为一家人。我们当前的责任, 就是要为我们的子子孙孙打好友爱与合作的基础, 培养起共存共荣的观念。(1956年4月27日《全马华团代表大会争取公民权宣言》)
4.我们的文化,就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我们的教育机关,就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堡垒。(1955年11月21日《教总纪念第一届华文教育节宣言》)
5.创造文化、享受文化、发扬文化,是任何民族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马来亚国要我们克尽义务,不二效忠,我们必然照做;但是要凭藉政治的权力,迫使华校走上消灭的途径,我们就不得不发为合理合法的反对了。(1959年11月11日《在马华教育中央委员会紧急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6.华文中学是华人文化的堡垒。(1961年3月21日《董教总致各华文中学函》)
7.母语教育平等尚未实现,全体华人必须继续努力,贯彻始终。(1961年12月7日《告别教总同仁》《在教总大会上的讲话》)
8.人寿有时而尽,生命的价值,在正义的立场上有时候并不可贵,惟能以身殉道,人格才觉得光辉。(1961年12月7日《告别教总同仁》《在教总大会上的讲话》)
9.在多元民族的国家中,协和、友爱、和平、合作诚是重要之原则,但一切的一切必须建筑在平等的基础上。(1961年12月7日《告别教总同仁》《在教总大会上的讲话》)
10.平等的权利重于生命;不平等毋宁死。(1961年12月7日《告别教总同仁》《在教总大会上的讲话》)
11.同胞们,能奋斗才有生路,不奋斗就会灭亡。(1985年8月4日《在董总30周年纪念晚宴上的讲话》)
12.母语教育与生命同比重。
13.横挥铁腕批龙甲,怒奋空拳搏虎头。
14.我们华人成为马来亚国的国民,是以尽义务、效忠诚为条件,不是以弃母语、毁文化为条件的。(1954年10月18日《教总反对改方言学校为国民学校宣言》)
15.华人要读华文书,认识华文字。(1953年8月18日《吉隆坡华校教师公会驳钦差大臣邓普勒爵士文》)
16.就眼前的情形说,马来亚各民族中,文化与经济最先进的,便是我们华人了,那么我们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打算,我们应当赶快地伸出友谊之手,辅助别人,使他们的文化与经济也跟我们一样的进步。(1956年9月9日《在槟城筹募教总基金慰劳大会上的讲话》)
17.民族平等权利的获得必然要经历许多困难曲折,然后可以实现的。我们要从高处望、远处看,为整个大局着想。让我们以团结为力量,以合法为手段,以正义公理为立场,以国家利益为前提,逐步做下去吧。(1959年7月4日《在教总理事会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18.要维护民族文化吗,就得面临经济的压迫;要获得经济援助吗,就得放弃本族的文化。然而传统相承数千年的文化,不但要加以保存,还要发扬光大,因此我们必须不惜任何代价维护下来。这就是说,津贴金可以被剥夺,独立中学不能不办。(1961年3月16日《在教总工作委员会议上的讲话》)
19.我自从决心献身为公众服务以来,早已把个人的利益置诸度外,我曾经托妻寄子,我曾经预立遗嘱,……我已经把公众付托我的,做到不能再做为止。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是非自有公论,功过交予历史批评。(1961年12月7日《告别教总同仁》《在教总大会上的讲话》)
20.我感觉到为真理与正义牺牲是光荣的,决然不是耻辱。我的主张各族平等是正大的、公平的、合理的,虽屈于现在,必伸于将来。我的肉体可以因老病死亡而消灭,我的精神将在历史上放出异彩。(1965年4月15日《在吉隆坡上海楼饯别会上的讲话》)
21.争取民族的权益是神圣的任务,我们永远不会屈服的。即使不幸遇到滥用权力者辣手摧残,仍然昂起头来,顶天立地,威武不屈地奋斗到底! (1985年11月《答东姑》)
22.对付破坏最好的答复就是建设。
23.反对压迫不受压迫,不怕牺牲避免牺牲。
24.为着应付华人可能面临恶运的挑战,我衷心期望团结一致的精神不但必须重新涌现,而且必须更坚强更扩大。(1980年9月《录音稿》)
25.我们必须以不惜牺牲来避免牺牲,以不免压迫来反抗压迫,然后我们的民族在马来亚求生存才有拨云雾而见青天的一日。(1955年1月1日《在反对教育法令声中应有的认识》)
26.马来亚原是处女地,由各民族共同致力开发,才有今日的繁荣。各地义山,埋在地下数百万具华人的枯骨,都是开发马来亚的功臣。这是铁一般的事实。(1965年4月15日《在吉隆坡上海楼饯别会上的讲话》)
27.马来西亚独立建国的事业中,顶重要的工作,就是心理上的建设。第一要培养共存共荣的观念。我们知道马来亚是民族复杂的地区,每个民族对这一地区的开发,都有他们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必须把所有的民族,当作一家人看待,权利和义务一律平等,使大家相信有福同享,然后,可以希望他们有难同当,把国家建设得完整而稳固。(1956年应《马来前锋报》开斋节献词之邀而写)

26 December 2010

林连玉精神

一、从国家及人民关系的角度来说,就是主张国家独立、民族平等、人民团结友爱、互相忍让、互相帮助、共存共荣共同建设祖国的思想;

二、从民族权益——特别是民族语文教育——合理地位的维护与争取的角度来说,就是敢于斗争与牺牲,不屈不挠、义无反顾,而且是“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精神;

三、从民族文化建设的角度来说,就是不计名利、敬业乐业、全力以赴、“甘为孺子牛”乃至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

四、从组织思想、工作作风的角度来说,就是那种依靠集体、善用人才、注重组织、群策群力、自力更生、积极建设的做法;

五、从个人生活修养的角度来说,就是那种不注重外表,可是非常致力求知充实自己,但非独善其身,而是关心时事、关心社会、“维护正义、树立风标”,并且如此坚持到生命中最后一刻的态度。



25 December 2010

林连玉简介


林连玉(1901-1985),前马来西亚华校教总主席、伟大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 在中国原籍(福建永春)出生,厦门集美师范毕业。
  • 1925年南来。原为一普通教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时代的召唤,以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投身社会改革活动。
  • 1945年主持战后尊孔的复校工作。
  • 1949年推动吉隆坡华校教师会成立。
  • 1951年推动教总成立。
  • 1954年正式出任教总主席,领导教总八年。
  • 在任期间,为马来亚华文教育以至华裔公民权益的实际代言人。
  • 主张国家独立,民族平等,非巫人要效忠马来亚,巫人要抱着共存共荣的思想,共同建设国家。
  • 领导全国华人争华教,争公民权。
  • 1961年反对《达立报告书》强迫华文中学改制,结果被褫夺公民权并吊销教师注册证。
  • 被迫退隐之后,完成《回忆片片录》;继续关心时事,并如此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 1985年12月18日因病去世。
  • 教总、董总、大会堂等十五华团特设立"林连玉基金"以纪念他对民族、国家的贡献。同时,因为他为马来西亚华社树立了一个不可动摇的精神典范,因此被尊称为"族魂"。


24 December 2010

华教节宣言

华教节宣言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十八日)


19851218日,一代宗师——林连玉先生溘然长逝。巨星陨落,光芒仍在。林连玉的精神不死。

19871017日,林连玉基金委员会决定以林连玉先生忌辰这一天定名为“华教节”,发扬林连玉精神。

19871027日,在“茅草行动”的大逮捕之下,服膺民主、维护民权、主张母语母文教育的人士,再度体现不屈的林连玉精神。

19871218日,在公祭林连玉先生的时刻,郑重宣布“华教节”的订立。

今天,19881218日,我们在林先生墓前,公布《华教节宣言》。华教节是华文教育节的简称。其目的是要贯彻林连玉精神以维护华人教育。发扬中华文化;同时赞颂体现林连玉精神的华教工作者,培养接班人。

华文教育是华裔马来西亚公民的母语母文教育。接受母语母文的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且,母语母文的教育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教育。林连玉先生鞠躬尽瘁地捍卫她,是我们的风范。

华校以华语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同时教授马来西亚语文以及英语英文。她灌输爱国精神与法治、民主、民权等观念。她已为马来西亚的建国事业做出贡献,对民族、社会与国家,都是休戚以共的。华族对她的宣扬,正如马来民族宣扬马来西亚文教育一样,天经地义。

华社兴办华文教育,世代以来,自力更生,全力以赴,才具今天的规模。华教工作者,前仆后继,功不可没。这种立人立己的精神,不但要发扬广大,而且要加以表扬,加以赞颂。

对于马来西亚这个多元种族的新兴国家,林连玉先生说过:“在这民族复杂的地区建国的铁则,就是和衷共济,共存共荣。”他的论著对此阐述得很详尽,可为圭臬。

发展华文教育是华族的基本人权,是民权的一部分 。惟有全民一致,自由、民主、民权才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华教节”正如教师节一样,也和华社任何节日一样,不是一时一地的节日,换句话说,她应该是在全国各地同时展开的赞颂节日,必须进行到底。

谨此宣言。



21 December 2010

华教节

1987年,林连玉基金在各华团、文教机构、学校团体等公祭林连玉先生时,郑重宣布将林连玉先生的忌日,即1218日定为"华教节"。并在1988年的华教节,公布《华教节宣言》

华教节是华文教育的简称。以林连玉先生的忌日定为"华教节",其目的是纪念林连玉先生对华文教育的贡献,也希望藉此宣扬他的主张、贯彻他的理想,以维护华文教育、发扬中华文化;同时赞颂体现林连玉精神的华教工作者或团体,所以它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意义。

每年华教节,在吉隆坡福建义山林连玉墓园举行简单而庄严的公祭仪式,许多文教团体、政党、华团、学校等代表前来献花致敬、追思。

在每年约八月开始,林连玉基金即开始接受各单位、团体等提名"林连玉精神奖候选人"。经过林连玉精神奖遴选委员会的遴选,于华教节的庆典上颁发"林连玉精神奖"。藉以表彰在华教漫漫长路上,默默耕耘的无名英雄,或是备受推崇的华教斗士,以期能起互相鼓舞、提高士气之效,使这种立人立己的精神得以延续。 一年一度的"林连玉讲座"也是华教节的一大盛事。每一年,都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前来作专题演讲,使华社对正经文教等课题有更深、更广的认识,以掌握整个时代的大动脉。历届以来,所邀请过的主讲人有杨振宁、李远哲、高希均、余英时、金耀基、曾志朗等等。


摄于2010年12月18日,各大专的代表共同参与华教节



14 December 2010

《春雷动地》反应热烈,12月19日晚应邀加演一场

由隆雪华堂、林连玉基金主办,马来西亚文化创业基金会承办的《春雷动地》史诗歌舞剧,原定于12月18日(星期六),晚上7时正和19日(星期日)下午2时正,在隆雪华堂光前堂盛大演出。
《春雷动地》史诗歌舞剧工委会主席谢春荣律师表示,这场史诗歌舞剧是以四幕为主,表达对七十和八十年代先行者的一片崇敬之情,感怀前辈奋斗者为开创更美好的社会所作的努力和奉献。主办单位也期望通过这项声势浩大的史诗歌舞剧的演出,继续大力启发思想醒觉、推动社会参与,结合众力共同创造更美好的马来西亚。
本次演出,动员了国内优秀的表演艺术团体和艺术家,包括共享空间舞蹈团、马金泉、陈容、周金亮、傅承得等等共同策划,参与呈献的演员超过100人。排练的工作正积极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谢春荣律师表示,《春雷动地》获得社会各界非常热烈的回响,原定两场演出的入场卷几乎已经被抢购一空,但是购票的询问还是源源不断,并要求主办单位加演一场,以满足观众的需求。工委会经商议后,决定应观众的要求,额外加演一场;即原定12月18日(星期六)晚上7时正和19日(星期日)下午2时正这两场之外,12月19日(星期日)晚上7时正再加演一场,地点都是在隆雪华堂光前堂。加演的门票分成参观劵RM50、学生劵RM20;贵宾劵则以赞助的方式发出。

另外,为了配合此项演出,大将出版社也出版了由李亚遨所主编的《于无声处听春雷》,并定在12月14日(星期二),下午2时正在隆雪华堂一楼讲堂举行推介礼。此书记载了1974年春雷事件的回忆与见证,值得新一代追忆和反思。欢迎社会各界,尤其是当年曾经参与筹备春雷演出的人士,踊跃出席交流分享。

有关《春雷动地》史诗歌舞剧的任何询问,可联络隆雪华堂秘书处邱先生,电话:03-22746645、016-9603455;或者林连玉基金秘书处,电话:03-26971971。由于入场券所剩无几,欲购从速,以便错过难得的历史性演出。

剧照欣赏:


白布象征华人文化源远流长,林连玉(叶忠文饰演)在华教心中是华人教育维护与推动者。


序幕《独立1957》:三大民族欢庆舞蹈,以层层花瓣连结的象征比喻乡土情深。


《春雷》自1974年被停演,36年后重现舞台,由共享空间专业舞团及安乐书窝舞者联合呈献。



09 December 2010

华教节有感:贯彻“一个董教总”理念

新闻来源:《星洲日报》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7358
言路·舒庆祥
2010-12-08 19:09

华教节的举行,体现了华教队伍的团结,而其实质内容,在于传承与发扬林连玉精神。

今年的华教节到了,而年度林连玉精神奖的得奖人已公布,另一项活动是各团体及各华教人士齐聚林连玉墓园,举行追悼纪念大会,以缅怀及追念林连玉先生。

然而,华教节年年举行,向林连玉精神学习的讲话年年讲,华教内斗的风波却一直连绵不断,此起彼落。新纪元学院事件才落幕,林连玉基金会的定位及活动,又掀起涟猗,令人不胜嘘唏。何以华教队伍表里不一,老是争个不休?追根究底,一句话:是因为没有身体力行“一个董教总”所致。

这种情况,与没有真正贯彻与实践“一个马来西亚”,导致国人时有纷争,是颇为相似的。

董教总身为华教运动的中流砥砫,担负重任,领导华教运动克服一个个的困难,大马华教能有今日的地位与威望,它功不可没。董教总的地位是崇高的,其权威是不容置疑的。

在50及60年代,在林连玉领导时期的教总,与董总一道,与马华紧密合作,成立三机构,力争华教的地位。那时华教队伍,在“一个董教总”的感召下,没有人针对三机构的成立说三道四。其实,时至今日,华教界都给予这一创举高度评价。

70年代初,华教掀起一股波澜壮阔的独中复兴运动,为几乎奄奄一息独中注入一股新的动力,这次运动中,霹雳独中的成绩最为亮丽。这是在“一个董教总”照亮下,华教队伍诸成员群策群力的结果。

进入80年代,华教运动为了寻找新的出路,在林晃升的领导下,提出了“打入国阵、纠正国阵”的口号,为错综复杂的政局打开了一个新局面。接下来是两线制的倡导,董教总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这两项活动最后都以失败而收场。董教总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得以展开这两项活动,与华教运动各成员服膺“一个董教总”不无关系。

抚今追昔,回想当年华教运动一些重大举措,其实都深具争议性,可是由于大家都能以身作则,少数服从多数,坚守“一个董教总”的原则,纷争很快的就会平息,反观今时今地,却大为不同。“一个董教总”理念日受腐蚀。华教风波越演越烈就由此而来。

“一个董教总”的理念与原则非常重要。际此热烈庆祝华教节之时,各华教队伍理应重新回到这条道路上来。


星洲日报/言路‧作者:舒庆祥‧2010.12.08


04 December 2010

《华教节之旅》

华教节是华文教育节的简称,这是以林连玉先生的忌日定为“华教节”,其目的是纪念林连玉先生对华文教育的贡献。

目前华教节之旅可分为两项,一项为两天一夜华教节之旅,另一项则是华教节一日访。


华教节之旅(两天一夜)的节目多注重于实地考察、接触及交流。华教节之旅集合时间为1

8/1 中午2时于吉隆坡广东义山。


每名参与者需支付RM35(包括:住宿、春雷大汇演票卷、午餐)。


华教节一日访则将有机会参与华教节盛会-林连玉公祭礼、林连玉精神奖颁奖礼、春雷动地大汇演。


集合时间为19/12 早上7时30于林连玉墓园。


每名参与者需支付RM25(包括:住宿、春雷大汇演票卷、午餐)。






19 November 2010

校园选举,选什么?

编按:本文是全国青年与大专生峰会系列文章之一。隆雪华青将于2010年12月11(六)至12日(日)假英迪国际大学举办第一届全国青年与大专峰会,其目标是为了加强青年与大专生对国家议题的认识与了解,以及提供平台予青年与大专生共商国家议题,以便能够一起推动国家发展。

作者:邹宇晖
转载:当今大马

马来西亚大学校园选举历史由来已久,在大学生积极问政的六七十年代,校园选举可说是除了大选以外,另一个广受人民关注的选举,因为被推选出来的学生会领袖除了是学生的领导人,也是人民的喉舌,当时的学生领袖都频频针对社会不公向当权者呛声,在反对党积弱的那个年代,这个角色更是明显。

universiti student auku uuca parliament protest 180808 081969年大选,联盟(国阵前身)面临重挫,敦拉萨在取代东姑阿都拉曼成为首相后,面对在野党与学生力量的威胁,双管齐下,左手收编镇压在野党;右手制定《大专法令》,全面钳制蓬勃发展的反对运动。

政府意识到,要铲除学生运动的势力,就必须“虚化”学生会(Persatuan Mahasiswa),因为学生会是培育学生领袖的温床,也因此,《大专法令》修改多次,目的之一就是要直接架空校园选举选出来的学生会权力,并在校园设立学生事务处(HEP),接管校园行政,取代学生会的角色,最为讽刺的是,当初耸立在马大的学生会大楼如今已先后成为保安事务所与学生事务处的办公楼。校园自主,学生自治精神已经被可恶的《大专法令》彻底粉碎。

学生代表理事会无自治权


为了粉饰校园民主,《大专法令》并没有废除校园选举,只不过选出来的不再是学生会,而是没有任何实权的学生代表理事会(Majlis Perwakilan Mahasiswa)。近年来,校园闹得轰轰烈烈的选举,选的就是这个毫无任何自治权的学生代表理事会。

reformasi 1998 270808 0298年烈火莫息运动发生前,校园选举几乎无人关注;然而在后烈火莫息年代,校园政治气氛也与校外一样升温,校园更分裂成蓝绿两阵营,蓝派(后期称亲校方阵线—校阵)被视为校方及国阵的代理人;而青派(后期称亲学生阵线—学阵)则被视为亲在野党立场,蓝绿的斗争就宛如朝野在校园的代理人之战,校园选举的新闻价值突然水涨船高,媒体纷纷开始给予广泛的关注与报道。

先不论校园选举存在多少不公,不能否认的是,蓝绿两阵营的斗争近年因为308 政治海啸的冲击而演变得更为激烈,这可从今年年头的校园选举发生学生包围算票中心与校长楼的事件就可见一斑。

在一片喧嚣叫骂声中,也有许多学生和公众人士开始质疑校园选举的意义何在?它是否只是1个校方和2个阵营的每年‘例行公事’?哪一个阵线中选对校园和社会到底起着什么样的影响?到底大学生搞选举,是不是只是玩泥沙而已?

“投谁都一样的啦,2个阵线都是烂苹果,不能做到事情的!”这是部分学生对学生代表理事会的想法。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毕竟学生代表理事会早就被架空权力,哪一个阵营“执政”,也无法制定校园政策造福学生。

那既然如此,为什么两大阵营还要每年摩拳擦掌参选?赢了之后又怎样?还不是得看校方脸色?

无实权但能制造舆论

校方扶植出来参选的学生,目的在于抗衡有“反动”意识的亲学生阵线,毕竟亲校方阵线如果执政后,不会(或不敢)违逆校方意愿,并也愿意为校方或政府实行的条例或政策护航。

NONE根据《当今大马》的报道,2006年1月27日,现任首相纳吉当时接见17个国立大学的学生代表理事会,当时的学生代表理事会都是由亲校方阵线掌控,他们‘要求’政府不要废除大专法令。

“纳吉过后就在记者会上表示,学生们一致支持继续执行《大专法令》,政府也接受这个建议,不会废除《大专法令》。在场的各大专学生代表皆报以热烈的掌声。”

从以上事例就可以得知政府和校方每年都要派学生去打选战的用意,因为这些学生可以“合理化”他们所实行的政策,让无论好坏的政策,都有其民意和舆论基础,毕竟学生代表理事会是经过校园整2万名学生选票选出来的“校园代议士”。

由此可见,学生代表理事会虽然没有实权,却还拥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代表着学生的心声。中选的学生代表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制造舆论,扩大影响力,这也是为何亲学生阵线明知道每年即使中选后,无法制定政策却依然参选,毕竟如果能赢得学生代表理事会,就可以在舆论上牵制校方和政府。

student rally at putrajaya 271005 auku banner去年马大校方提控邀请政治人物入校的马大华文学会辩论组成员时,当时执政学生代表理事会的亲学生阵线就不断给予声援,甚至到国会向副部长请愿,在一连串地舆论攻势下,最后成功迫使校方宣布被控学生无罪。如果当时在马大执政的是亲校方阵线,被控的学生是否会获得学生代表理事会声援可都是一个未知数。

在还未废除《大专法令》,归还学生会自治的权力前,校园选举还是有它一定的存在价值,选出来的学生代表理事会固然没有了像40年前一样管理巴士和租借场地予学生团体的权力,但他们依然是校园的代议士,只要善用这个平台,学生也一样大有可为。试想想,若17间国立大学的学生代表理事会都站到最前线反对《大专法令》或《内安法令》,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力量?

注:作者邹宇晖是前马大新青年协会外务副主席,曾代表马大获得全国大专辩论会总决赛最佳辩手,现为一名政治工作者。




11 November 2010

青年劳工的挑战:崩溃中的青年

编按:本文是全国青年与大专生峰会系列文章之一。隆雪华青将于2010年12月11(六)至12日(日)假英迪国际大学举办第一届全国青年与大专峰会,其目标是为了加强青年与大专生对国家议题的认识与了解,以及提供平台予青年与大专生共商国家议题,以便能够一起推动国家发展。

作者:赖康辉
转载:当今大马

目前社会有一现象,既是青年将面对严峻的经济挑战,甚至受到当前世界经济的严重冲击。80年代前的青年或能幸免于这波经济冲击,但是大多数80年代后的青年在就得面对严重的剥削和经济困境。

protest against foxconn taiwan 090610 01社会没有看到80年代后的经济困境的真正原因,反而大家都为他们的困境或失败冠上各种名号。社会以草莓族 、布丁族和豆腐族来形容80年代后的青年外表光鲜亮丽、甜中带酸的生涩、在温室中长大及一捏就破的特性,无法面对毕业后的工作压力。世界工厂中国富士康发生多宗青年跳楼案后,有的社会人士就为现代青年冠上低抗压性、温室长大的草莓族。

社会也以“蜗牛族”来形容青年为了拥有房子,不惜节衣缩食来背负长期房屋贷款。老实地说,现在的青年已没有能力购买房子,他们若要购买双层排屋或公寓单位(地点稍好的地方都没有廉价屋或单层排屋,不然就要挤廉价组屋),必须背负庞大的长期贷款,不然就需要父母的资助。一些人更以“蚁族”来形容“80后”的一个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这现象其实也不止出现在人口大国中国,同时也出现在各个国家包括马来西亚,许多大专生在毕业后因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低而共同租房子来聚居,以节省开支。

民间更以凄凉的名字“啃老族”来形容时下依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所谓的啃老族其实就是新的“失业群体”或“低收入群体”。他们的薪金微薄或失业,因此还需依靠父母供养和救济。除此之外,就连时下青年也自嘲本身为“月光族”,就是每个月赚的钱都用光、花光。

青年贫穷人数正以高速增长


世界各个国家的贫富悬殊似乎也有愈来愈严重的现象。青年贫穷人数正以高速增长也似乎是世界的趋势,大专青年赤化的现象也日益明显。国际劳工组织(ILO)报告(注一)指出,目前国际15至24岁青年失业率正大幅攀升,预测2010年青年失业率高达13.1%。

在我国的青年情况也不乐观,每况愈下的劳工福利和待遇就更令人担忧堪虞。由于我国农业、工业、建筑业等国家重要支柱行业的工资低廉以及工作极为辛苦,这些行业已经难见青年踪迹,反而都由外劳取代,雇主们得以进一步边缘化青年劳工,并向外劳招手并进行大幅剥削,以获暴利。试问一个月四、五百令吉的薪水而且工作辛苦,谁要干呢?奇怪的是,我国的多数青年去了哪里呢?

青年多数进入销售与服务业

他们大多数都在销售与服务业工作。许多青年甘愿在商业广场当销售员,也不愿前往3D(危险、肮脏、低工资)行业工作。如果你试着到吉隆坡旅游胜地茨厂街逛逛,你也会发现已经没有多少个青年在那里当档口管理员,大多数的档口已由外劳取代,而在那里工作的青年都是兜售盗版光碟及色情光碟的销售员。

factory workers sweatshops 090107 shoes以上现象看来,我国青年出来工作的,大多只有四种选择,否则就得失业。一部分大专资格的青年将会成为专业人士如律师、工程师、会计师、建筑师等;另大部分大专资格青年都投入金融业、保险销售员、公司销售员、行政人员等;至于中学毕业的青年则将从事公司仓库管理员、快餐厅员工、汽车摩托维修员等;剩下另一种就是看破辛苦工作仍无“钱”途和前途的青年,又不甘失业遭人白眼,他们唯有挺而走险“捞偏门”,如从事翻版光碟、刮刮乐、打着为老人院孤儿院的名义非法筹款、酒吧看管人、地下万字等。当然,有部分青年会去当攫夺匪、收保护费的私会党员、大耳窿收账员等。这就诚如国际劳工组织经济学家卡普索斯(Steven Kapsos)所说“青年人一旦失业就别无选择,他们必须工作,大部分人最后不得不转入非正规经济部门”。

因此,总的来说,当下青年一旦无法完成大专资格,其面对的人生风险是颇高,尤其是在高度绩效制的年代。值得一提的是,40年前,一碗面是20仙左右,而那时工资从200至400令吉等,当时就算独自面对生活也绰绰有余;然而,今天一碗面的价格是4令吉左右(40年前的19倍),莫说750令吉(40年前的2倍左右)的工资,就算是2,000令吉(40年前的1.5倍)的工资,恐怕也要捉襟见肘。这也就是说我国40年来的物价涨了接近2,000%,而工资却只调整了100至200%而已。世界银行的最近研究报告也指出,马来西亚的工资在过去10 年只增长了2.6%。(注二)试问,现在这种经济压力是普通人所能够承受的吗?可见我们的青年真是超人啊!

青年创业梦仿佛在发白日梦

2000年开始,由于许多大专青年看到打工的情况日益糟糕,但是他们却又无法洞悉我国制度的操作和其真实目的,他们普遍上又抱有发达的梦想,个个都想创业。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别有居心的人士就利用了这点,大力鼓吹传销致富梦,说什么“只要肯努力付出,一定可以园梦想”。当时,许多的多层次传销(其实模式仍然是以金字塔为基础)就红极一时,如卖香精的、卖金币的、卖省燃油的、卖各种产品的,甚至包括卖保险的。后来,那些卖香精的、卖金币的都崩溃了,许多大专生自己的钱或借来的钱就血本无归了。

当时许多大专生真的以为所谓的多层次传销就可以致富,殊不知这只不过是金字塔游戏,只有最高几人能够真正致富,底下的就是“垫尸体”。也难怪,正如许多人所知道富豪是多么的勤劳经营其企业,有的富豪只睡4小时,但是鲜少人会注意到这些富豪其实大多数时间其实是花在官商交际上。其实,所谓的创业,既是要和政府有关系,许多富豪都与执政集团领袖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就连贷款也是在由政府作为后盾下而更轻易获得融资。

因此很多时候,青年创业梦就好像是在发白日梦,青年包括大专生和中学毕业生,若想有更好的生活,他们不该只沉醉于各种媒体所宣传的企业家成功秘诀,反而应该关注的是大多数青年最后都会成为劳工,并会面对一大堆的劳工福利问题。2010 年代开始,我国步入了廉价劳工时代,通货膨胀,薪金十年不变将犹如魑魅般缠绕青年。

劳工法并不保障最低薪金


mtuc minimum wage salary protest 080807 minimum目前,我国的劳工法令(我国劳工法令被称为Employment Act,翻译为雇佣法令,单从名字上的意义来看,就已觉得该法令不倾向工人权益)看起来好像“反劳工法令”。我国劳工(俗称打工仔)并没有最低薪金的保障。怡保西区国会议员古拉就说了:“世界各国的劳工法令都是为了保护劳工权益而设,但我国的劳工法令不但是对资方友善,还伤害劳方利益。”以我国连锁便利店为例,其薪金为每小时仅3令吉50仙,难怪我国条件较好的劳工都爱到工资较高的国家工作。以国人爱到的澳洲为例尽,先进的澳洲就设有最低薪金制,经济不景气时,其最低薪金不减反增,从2008年的每小时14.31澳元或每星期543.78澳元增加到2010年的每小时15澳元或每星期569.90澳元。

我国人民的生活素质日益低落,劳工的权益也已经被侵蚀至底,若当今青年不给予关注,恐怕我国将陷入经济动荡中,接着治安将进一步恶化,民不聊生恐已不远。

与其冷眼旁观,不如行动起来。没有关心、希望和行动,我们的国家和世界只有继续沉沦下去,甚至走向万劫不复的野蛮国度。只要行动起来,青年可以给予我们的国家和世界改变,团结就是力量。青年应当关心政治与经济,了解当下资本主义世界, 更重要的是行动起来,加入公民社会团体为理想公民社会而进行抗争。要更好,就要改变!

注释:

(一)国际劳工组织(ILO), The world economic crisis and the record increase in youth unemployment,http://www.ilo.org/pls/apex
(二)大马局内人(The Malaysian Insider), The case for a minimum wage — Andrew Lo,http://www.themalaysianinsider.com
注:作者为隆雪华堂青年团秘书。





初恋、迷恋与文化卖弄

作者:关志华
转载:当今大马

2010年对于大马华语电影制作来说,是个“大日子”。《大日子woohoo!》和《初恋红豆冰》(以下简称《初恋》)的出现,仿佛为大马华语电影制
movie chu lian hong dou bing
作献上一线曙光。

汇集了许多歌手以及艺人的《初恋》,也让许多大马华裔观众趋之若鹜。《初恋》进军香港中国,以及报名台湾《金马奖》15个奖项,更被看成是“本土”华语电影制作的吐气扬威。阿牛在台湾上张小燕的综艺节目谈到《初恋》须缴20%娱乐税一事,顿时成为媒体焦点,许多华裔政治人物和领袖也开腔为阿牛声援。

《初恋》所发给媒体的剧情介绍也这样写到,“影片结合了70、80、90年代的集体回忆,也让本地华人回味当时的南洋乡镇情怀而产生共鸣,并要全世界透过影片内容认识我们马来西亚华人的生活点滴”。而阿牛也在多次接受媒体访问都强调这是“一部属于大马的电影”。

全球化的本土性生产

然而,我们并不能毫无条件的就接受这部电影就是在呈现马来西亚(华裔)的“本土”。笔者倾向于把这两部电影看成是所谓的“全球化的本土性生产”(the global production of locality)。而其中媒体,更成为全球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些媒体每天为全球观众生产大量五花八门的影像和叙事。这些影像和叙事,让全球消费者可以想象他们自己的生活,更想象活在其他地方的人的生活。因此,通过这全球化的媒体如电影、电视和影视光碟,以“生活”为素材的“本土”,可以变成了一个可以流通全球市场的一个卖点。

引领观众导览老旧景物

《初恋》的基调是怀旧的。然而,它的怀旧,却是建立在强烈的城乡对立上。《初恋》的第一幕,主要是通过许多推轨镜头来进行。

movie chu lian hong dou bing 04由阿牛自己演出的主人公Botak从在老式杂货店走出,经过摆满货物的骑楼。Botak一面走一面收拾放在骑楼的老式咖啡杯。在转角的另一个骑楼,有两个小孩在玩耍、一对老人在下棋、一位老妇人在看报纸。镜头接下来为观众呈现的是骑楼上悬挂的竹帘、骑楼的石砖地、停放在骑楼的自行车以及自行车在石砖地上所投下的影子。

接下来Botak经过木炭店前遇见女主角打架鱼,他跟着打架鱼越过马路。过后电影以全景镜头呈现了Botak和打架鱼从一排旧住宅前经过。这一幕的推轨镜头,非常明显的扮演着一种导览者的角色,为观众“博物馆式”的导览各种“古朴风貌”的老旧景物。

movie chu lian hong dou bing 05接下来的许多幕中,电影镜头更毫不倦怠的为观众呈現老式咖啡店、旧式冲泡咖啡的方法、穿着白色汗衫在老式咖啡店喝着咖啡的白发老人、店里的堂号、旧式招牌、漆面剥落的旧建筑墙壁、印度裔的理发店等。

迷恋没发展的“原真性”

《初恋》的叙事几乎都发生在那个纯朴的小镇,描绘大都市的镜头,也只有最后一幕才出现。但这不代表这部电影没有城乡对立的元素。
movie chu lian hong dou bing 01电影有一幕描写打架鱼为了见她的父亲,和Botak一同到槟城去。在槟城,打架鱼的父亲竟然是住在姓周桥上。但问题是,80、90年代的槟城,早已搭上了现代化的列车,现代化的建筑随处可见,为什么打架鱼的父亲就非要住在姓周桥不可?电影这一幕还描绘了各种姓周桥的“生活奇观”,例如一群人在木屋内赌博,因为警察找上门而慌乱的逃跑,一些赌徒甚至跳入海中逃生。难道赌博,就是马来西亚华裔的“本土”文化?

笔者认为,阿牛选择姓周桥,就是那地方所散发的“原真性”(authenticity),而这现代化发展痕迹稀少的“原真性”,实际上就是阿牛对“本土性”的一种文化想象。在阿牛镜头中的槟城,现代建筑很少出现,或者在远处失焦朦胧,连打架鱼要打电话,也要在战前建筑前进行。从这种非常自觉性的选择呈现,与其说这部电影是Botak对打架鱼的初恋情怀,不如说这是阿牛对古旧景物的迷恋情怀。

自行车凸显传统现代对立

movie chu lian hong dou bing 06因此,在这部电影里头,传统和现代化的对立是非常明显的。这种对立,清楚呈现在电影对自行车的运用上。自行车在这部电影里是代表着传统,更往往有着美好或者较正面的涵义。Botak与打架鱼相处的时候,很多都被自行车所陪伴。打架鱼与母亲坦诚交心的那一幕,也是在自行车上进行。Botak从流氓马麟凡手中“解救”打架鱼,也是用自行车撞向马麟凡。

相反的,除了自行车以外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在这部电影里有着较负面的涵义。流氓马麟凡所乘的便是电单车。而电影里头最显着的汽车,便是被打架鱼所厌恶、追求打架鱼母亲的计程车司机所拥有的计程车。这自行车与其它交通工具的对立,在打架鱼离开的那一幕最为显着。巨大的巴士车,正准备把打架鱼载离小镇到新加坡去。Botak 试图在打架鱼离开前把自己的情信交给打架鱼。他拼命的踩踏自行车要到巴士站去,却被侧面而来的电单车撞倒。满身伤痕的Botak到达巴士车站,却又被另一辆巴士所撞击。导致他最后忘记把情信交给打架鱼。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电影如何通过自行车和其它交通工具的对立,来描绘传统和美好如何被现代化所入侵和破坏。

为跨国市场订造的“本土”

movie chu lian hong dou bing 03电影向来都是一种跨文化的产物,而电影的商业性质,向来都是以区域性或者跨国性的形式来运作。一部电影要在全球电影工业中生存,就必须思考如何跟这工业协商,以及有效的参与它。像李心洁、梁静茹等这些经过台湾香港“文化包装”的娱乐明星,我们已经不能轻易的把她们定义为“马来西亚艺人”,这些“跨国华裔艺人”,却有助于把这部电影推销至其它以华裔为主要观众的国家。可以說,它的制作本来就具有进入这种跨国电影市场的野心。

因此,独特的“本土”景观,便成为了进入全球市场的重要视觉卖点。在阿牛的强烈的怀旧迷恋以及城乡对立的叙事策略下,马来西亚的“本土”、马来西亚华裔的“集体回忆”,都被转化为跨国观众所精心制作,一幅又一幅美丽的乡镇“文化风景图”,以及一轮又一轮的“古朴”文化景物导览。

当然,这部电影挑战大马国家电影定义的精神,是值得赞许的。走入全球,也许更能摆脱国家对文化话语的钳制,开拓更多文化交流的可能性。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毫无批判性的接受这部电影自我标榜的“本土性”。

注:作者是拉曼大学新闻系讲师。





第一届全国青年与大专生峰会

日期:2010年12月11与12日(星期六与日)
地点:英迪国际大学(汝来院校)

为了加强青年与大专生对国家议题的认识与了解,以及提供平台予青年与大专生共商国家议题,隆雪华青将于2010年12月11(六)至12日(日)假 英迪国际大学举办第一届全国青年与大专峰会,希望能借此机会链接青年与大专生之间的联系与建立共识,以便能够一起推动国家发展。

此峰会将会设一个主题演讲,所涉及的国家议题讨论范围包括政治、经济和教育。

每个领域都会邀请来自执政单位、在野党、专业人士和评论人共同提出意见。接着,参与者将被分组进行讨论,以便能在峰会的最后阶段公布一份宣言,并呈交一份备忘录于不同领域之负责单位。

年轻人的声音,一直以来是被忽视。因此,来自不同背景、领域的青年和大专生将借此峰会进行意见交流,并向相关领域发出明确的信息。

欲询问详情,可联络隆雪华堂秘书处 03-22746645。
有兴趣报名者,可下载以下的报名表格。




09 November 2010

华教的敌人?——试从多元实践谈华教“困境”

作者:张佳文
转载:当今大马

近日来,因迦玛的华教言论而引发了讨论热潮,除了黄进发徐威雄黄集初以外,日前王国璋也提出了看法,从民族国家与多元主义两个概念来辩证华教问题。与之前数位作者所不同的是,王国璋指出马来西亚中文社群近年在讨论华教问题时,已逐渐引入了多元主义的概念。
new era college 131108 the stone 01

王国璋提到的这一点其实非常有趣,至少引发
徐威雄的回应,认为王国璋与黄进发等人的评论下,华教好像成了多元主义的对立面了。其实,我认为王与黄等人在评论华教时虽带有多元主义的观点,但仍然流于概念式的反思,而非对于具体现实层次的华教论述以及运动实践的探讨,黄集初也指出了王似乎是在回避有关议题。

虽然本文也想淌这趟浑水,但为避免讨论失焦,我在此必须说明,本文旨在探讨华教本身的多元论述具体内涵与实践为何,其他诸如“重构华教论述”或“谁是华教敌人”等面向,恕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多元主义作为正当话语

基本上,马来西亚争取华教权益的人常把多元主义当作一个正当的话语来说,但是我们很少见到对这一说法作比较深入的阐述工作,其实华教“多元”论述里头有许多疑团,是鲜少被探讨与厘清。因此,“多元”作为华教运动论述上的修辞,它与现实之间的关连,以及实践上的向度,是本文在此想尝试探讨的课。当然要说明的是,探讨华教问题并不是在此就否定了华教运动,而是希望能引起更多的激荡与讨论。

多元主义所指称的是什么东西?它所追求的目标又是什么?这并不能空泛地去谈这个理论如何正确,或这个目标是如何地美好,其必须放置马来西亚华教运动现实的发展与实践上头检视,才能厘清其对多元的指涉为何。

用“多元”对抗单元教育

从《巴恩报告书》揭橥了消灭华教的意图后,华教运动从此以“多元”理念力抗政府“单元”教育政策,教总(注一)与董总(注二)的组织简介更是开宗明义指地指出,华教运动所争取的是各种不同源流的小学能共同存在与公平对待,以及捍卫华教的发展空间。既是说,华教所追求的多元其实是指“多元共存”。

华教运动领袖对“多元”的定义更是清楚阐述了其内涵:“‘单元’概念主张以单一共同语文(即作为国语的马来文)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教学媒介;‘多元’概念则强调‘共同课程、多种源流’,主张不同源流用各自不同的语文(即各民族的母语)作为教学媒介 。”(注三)

多元仅指不同源流学校的并存

machap chinese school hall 040407 entrance“多元共存”这当然也是多元理念的其中一个向度。但是,从华教运动对“多元”的界定可发现,其所争取的“多元文化”仅是不同源流的学校能同时并存于马来西亚,这与西方国家的多元文化理念不尽相同,华教运动的多元论述并不是追求个人对多元文化的认识与实践。

我们可以再从“教育”与“运动”两个层次来作探讨华教的多元性或多元文化。首先在教育方面,独中教育虽然宣称三语并重,可是其三语的比重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华文、历史、地理等科目通常使用华语文教学;许多升学主义导向的独中的英语教学则落在功利取向的理科与文商科的课本;但是,作为国语的马来语仅有一科国语教学,而这一科就单纯只教国语而已,独中教育没有其他科目或教材是教导学生认识友族社群的文化、历史、风俗与人情(不管马来社会、印度社会或原住民社会),这种不平衡的“多元”三语取向长期以来即存在各独中。

多元文化论述的匮乏同样反映在独中教育的理念上,华校的“民间教育部”从来没有一套理念清淅的教育论述,华教的教育目标是什么?独中要培养出怎样的学生?学生应该具体怎样的(多元)价值观与认识?以这十多年来独中推行的教育改革来说,从早期的素质教育、赏识教育,到魏书生的教育理想,这些教育论述与理念全都是中国的泊来品,后来1996年开始集全国独中教育者的力量共同讨论,在2005年终于推出具本土观点与价值的《独中教育改革纲领》,可是到了2008年却被放弃,改推引进自中国的“成功教育”(注四)。

是否有“多元”运动实践?

sos damansara school open for schooling在“运动”的实践方面,华教运动是否“多元”?其实华教运动一直以来缺乏与非华裔社群和非华语团体的联系,号称“争取母语权益”的华教运动鲜少关注母语权益同样受到压逼的印裔社群或原住民团体。2002年白小事件的发生,因缘际会让部份学运成员进驻到董教总,从此协助华教运动展开了与NGO非政府组织的密切联系,但随着学运成员在这两年悉数离开,董教总与非华裔/华语的NGO组织联系巨减,如今的运动方向又回到为以华人社群为主。

虽说华教运动是单元教育政策结构下的产物,但是在种族主义政治结构下的我们仍然拥有主观能动性,既我们能选择“如何”回应压迫,所以才有60年代林连玉提出的“争列华语文为官方语文”以及80年代林晃升将母语结合民主、人权的论述。也既是说,对于实践多元的主动性仍然掌握在我们行动者的手中。其实,比起过往的年代,如今这个时代更具有实践多元的可能性,华教论述该如何重构,其实应该从华教该如何具体实践多元开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