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May 2011

读城

文:林悦
转载:当今大马

如果你有外国友人到访吉隆坡,你会如何带他认识这个以泥泞为名的首都呢?

我想象,你去机场接了你的朋友,从机场往市中心的路上,一定会经过接二连三出现的收费站,于是你忍不住开始埋怨:“看,这就是吉隆坡的收费大盗,每天驾车总要遇上几个,避也避不了。”从这里开头,你或许会接着批评吉隆坡的各项建设,以及当中牵涉到的腐败贪污群党工程。一段时间后,你来到了市中心,拥堵的交通让你烦躁不已,于是你又开始埋怨这座城市既混乱又毫无规划,还不忘提醒你的朋友治安不好,走在马路上要提防攫夺匪。为了尽地主之谊,你不忘带朋友去享用本地美食,偏偏食肆到处都是外劳在煮食和捧餐,你只好带着嘲讽的语调说,这正是马来西亚的特色所在。

kuala lumpur gombak klang我想,你不会带你的朋友到占美回教堂(Masjid Jamek,左图)后方,顶着大太阳对着巴生河与鹅唛河交汇之处,告诉他:“吉隆坡的崛起,从这里开始。”

你站立的地点,百多年前是丛林包围的潮湿之地,如果不是矿物的强大吸引力,促使人们探掘开发,吉隆坡的命运将因此改写。你的友人此刻或许展现了对吉隆坡的好奇,希望你能解说更多有关这座城市的故事,而你所处的地带,正是吉隆坡最早发展的区块,包括以销售庸俗仿冒品闻名的茨厂街、外劳汇聚地的指天街(陈祯禄路),以及从富都路延伸到半山芭的地段,都可以串联起这座城市最早的身世。可是,面对你的朋友的要求,你觉得力不从心,因为长期被政治考量下而撰写的历史教科书所灌输,导致了你对相关历史的迷茫与疏离,仿佛你只是生活在其中,却不曾产生过于之联系一体的感情。你看着茨厂街一带所遍布的衰败建筑,还有那浑浊肮脏不堪的巴生河,以及早已不见的拆除建筑,不晓得该用什么样的纽带,把自己与那背后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对你来说,吉隆坡是一座失语的城市,只有表面的堵车、外劳和混乱形成了你仅有的印象。

其实就算不走远,站在一开始的起点,面对那条全马垃圾最多也最肮脏的巴生河,也能让你向你的友人阐述一段被遗忘旅程。从那里顺流而下,在它汇入马六甲海峡之际,也有那么一个城市,与吉隆坡的发展息息相关,她就是巴生。

klang masjid picture

在公路还未建设起来之前,采用巴生河作为水路通往吉隆坡,是唯一的方法。这条大约120公里长的蜿蜒河流,当年必定清澈干净,两旁是茂密的浓林,两岸居住了傍水而居的原住民。河流蜿蜒,鳄鱼出没,雨季时分更是河水湍急。要启程到吉隆坡,就得从巴生出发。想象一下百多年前乘船划入吉隆坡的情景是怎样的一副画面?我们参考1872年雪兰莪副参政司瑞天咸造访吉隆坡的那趟旅程为例:他先从新加坡前往巴生,之后获得雪兰莪摄政王东故古丁的协助,花了3天时间才抵达当时由叶亚来管辖的吉隆坡。回程他们放弃坐船回巴生(巴生当时是英国殖民政府行政区),决定穿越丛林,涉足沼泽地走回去。可以想象,当时要从巴生前往吉隆坡,是多么困难的一趟旅程。

后来,因锡矿的蓬勃发展,促使公路和铁路建设起来,而巴生的地位,也被吉隆坡取代。今天说起巴生,除了肉骨茶,你还能说出些什么更更鲜明的印象吗?那个当年英国人出发前往吉隆坡的码头——Pengkalan Batu,恐怕无人知晓。

我找到一段记载,是一个英国旅行作家Isabella Lucy Bird在19世纪80年代来到马来半岛,写下了《金色的半岛居民》(The Golden Chersonese and the way thither)里的一段有关巴生的记录。她在书中如此描述陌生的巴生:你不会知道巴生在哪里,我想你也不会在地图或百科全书找到她的踪迹……隔天破晓,我们的蒸汽船开在巴生河上了,那河滨遍布红树林,等到太阳高照和变热以后,我们就在一个村庄前抛下锚,停在一个很大的防御垛口前。堤岸长满草,那里装备了机械……在这上方,是大间的木造别墅,盖了亚答屋顶,这些都是英国人居住的房子……

当年的巴生,迎接的是蒸汽船,可是如今我们无法找到任何能让我们联想当时情景的“依据”,整个巴生,尤其是变成小印度的市中心,根本无法勾起我们任何的浪漫遐想。

我们对自己的城市,有太多的表象认知,而缺乏了一种与之联系的历史印记。这样的心态,导致我们只注重发展,哪里堵塞就建路,哪里碍眼就拆除,我们不在乎她会痛、她会难过,那些宝贵的记忆和历史见证,仿佛是一座城市自己的无声独奏,并隐没在喧嚣的政治口号下,以及我们的背弃。

如果你有外国友人到来,你能向他说出你所居住的城市的故事吗?那要看你有多了解她,或者你是否在乎她。

品味皇城巴生——漫步游
日期:29/5 (星期日)
时间:8am-12pm
报名:电隆雪华堂秘书处报名03-22746645(玉英)
导览费:RM15/公众人士,RM10/学生
集合地点:巴生市区火车站的入口处 (KLANG RAILWAY STATION)
详情:http://www.facebook.com/notes/cheng-fui-lien/%E5%93%81%E5%91%B3%E7%9A%87%E5%9F%8E%E5%B7%B4%E7%94%9F-%E6%BC%AB%E6%AD%A5%E6%B8%B8/185521964832589



吉隆坡老街导览
日期:29/5(星期日)
时间:8.30am
报名费:RM 50
询问:03-2274 6645(隆雪华堂秘书处)
集合地点:吉隆坡独立广场对面的大钟楼集合。
详情:http://malaysiakini.com/letters/164892



后记:在面子书张贴了以上的两个活动,有网友以轻蔑不屑的语气留言,否定了上述活动的意义。我为此感到愤怒异常,不仅仅是他对一座城市的肤浅观感,更多的是为文化工作者所付出的努力不获得认可而不忿。我们民间文化工作者为寻找自身和处身之地的情感联系,在无法获得政府的支援下,投注自己的时间和金钱作研究,并通过导览活动试图让我们更理解一座城市的身世与面貌,这样的精神值得嘉许和支持。谁掌握了历史,就掌握了话语权,这是我们国家目前面对的挑战。特此写下了这篇文章抒发我的一些观点。

部落格原文:http://myprivatemap.blogspot.com/2011/05/blog-post_25.html

编注:图片(一)及(三)取自网络照片。


No comments: